成都抖音特别多招嫖是真的吗,抖音成都招嫖现象是否属实
最近刷手机,老能看到些对于成都和抖音的讨论。有些说法挺邪乎的,说什么在成都刷抖音,特别容易碰到招嫖信息。这话听着就让人心里犯嘀咕,是真的假的啊?
我有个表弟正好在成都读大学,前两天特地问他这事儿。他挠挠头说偶尔确实会刷到些暧昧视频,但随手就划走了。“就像走在街上偶尔会收到小卡片一样,”他打了个比方,“但要说满屏都是,那也太夸张了。”
平台上的内容为啥会有这种印象
其实想想也挺好理解的。抖音用户基数大,成都又是网红城市,年轻人多,活跃度高。树大招风嘛,人一多,难免鱼龙混杂。有些灰色行业的人确实会钻空子,用隐晦的方式发些暗示性内容。比如用个美女头像,配文“晚上无聊,想交朋友”,评论区里就可能冒出些奇怪的留言。
不过要说这是普遍现象,我倒觉得未必。算法这东西挺奇妙的,你看什么它就给你推什么。要是不小心点了个擦边视频,后面可能就会连着收到类似的。这就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好像平台上全是这类内容。
我在成都生活的朋友说,她每天刷两叁个小时抖音,主要看美食和宠物,很少碰到不叁不四的东西。“可能跟我平时浏览习惯有关,”她猜测道,“平台给我推的都是我喜欢看的。”
实际情况可能没那么简单
这话听着在理,但问题没那么简单。有些灰色产业确实在不断变换手法,他们擅长打擦边球,用各种暗语和代号来规避审查。比如把交易说成“喝茶”,把价格说成“红包”。不熟悉内情的人可能根本看不懂,但懂的人自然懂。
这也怪不得大家会产生疑问。毕竟网络世界真真假假,有些传言传着传着就像真的了。再加上人们对陌生事物本能的好奇和警惕,这种话题就特别容易引发讨论。
我自己试过,在抖音搜索框里输入某些关键词,确实会跳出些奇奇怪怪的账号。这些账号通常内容很少,但粉丝数却不低,确实让人生疑。不过这类账号往往存活不了太久,过段时间再搜,很多就已经不见了。
说到这儿,我想起去年成都警方破获的一个案子。犯罪团伙确实利用社交软件进行非法活动,但主要是在小众聊天群组里,倒不是明目张胆地在抖音上招揽生意。这个案例说明,问题可能存在,但表现形式和传言的可能不太一样。
话说回来,咱们普通用户该咋办呢?最重要的还是提高警惕。网上冲浪时得多留个心眼,遇到可疑账号别好奇,直接举报就对了。毕竟网络环境要靠大家共同维护,谁都不想打开手机就看到乌烟瘴气的东西。
成都这座城市的形象,也不能被少数不法分子给破坏了。那么多正经做内容的成都博主,分享美食、美景、好玩的地方,那才是这座城市真正的魅力所在。
平台方也在不断升级管理措施。听说现在抖音的识别系统越来越智能,能自动过滤很多不良信息。当然啦,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场较量可能还会持续下去。
作为用户,咱们能做的就是理性看待这些传言,不轻信不传播。遇到问题及时举报,多关注正能量的内容。这样既保护了自己,也为清朗网络空间出了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