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附近200块钱的爱情,定州200元的情感邂逅
傍晚的定州老街上,路灯次第亮起。王磊蹲在马路牙子上刷手机,屏幕光映着他年轻却疲惫的脸。这个从邻县来定州打工的小伙子,刚在群里看到条消息:“找个能说说话的,200块。”
多奇怪啊,现在连说心里话都要明码标价了。他想起老家对象分手时说的话:“跟你在一起,连场电影都舍不得看。”来定州叁个月,他在工地搬砖,每天汗水浸透工装,就为多攒点钱。可夜深人静时,那种孤独像潮水般涌来。
两百块的倾诉
约在人民公园旁边的奶茶店。对方是个叁十岁上下的女人,叫李姐,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外套。“就是聊聊天,”她先开口,声音有点沙哑,“你想说什么都行。”
王磊起初拘谨,后来话匣子打开了。说工头的刁难,说对未来的迷茫,说那个离开他的姑娘。李姐默默听着,偶尔插句话。她说自己也从乡下来,在定州附近打工十年了,丈夫工伤去世后,一个人拉扯孩子。“这定州附近200块钱的爱情,说来你可能不信,是我能想到最体面的方式了。”
王磊愣住了。他原以为这是什么特殊服务,没想到真是字面意义上的“说说话”。李姐苦笑:“人都需要个倾诉对象,可找人说话也得有个由头,对不对?两百块不多不少,刚好让人能开口,又不至于太负担。”
夜市里的灯火
第二次见面,他们去了定州夜市。炒河粉的锅气弥漫,卖糖葫芦的老汉吆喝着。李姐指着路边摊说:“我在这儿摆过两年,后来城管管得严,改去服装厂了。”她说这些时很平静,像在讲别人的故事。
王磊发现,这定州200元的情感邂逅,慢慢变了味道。他不再抱着花钱消遣的心态,而是真把李姐当成了能交心的朋友。有时是她开导他,有时是他听她念叨孩子的功课。这种建立在两百块基础上的关系,意外地纯粹——知道边界在哪,反而能畅所欲言。
有回李姐感冒了还坚持出来,王磊差点跟她吵起来:“你就不能休息一天吗?”她说:“答应了的事,就得做到。”那天他们没怎么聊天,王磊去药店买了药,看着她喝下才放心。
雨夜的告别
雨季来临那天,李姐发消息说要回老家了。孩子要上初中,得回去照顾。还是在那个奶茶店,她把两百块钱推回给王磊:“这次不算。”
窗外雨声淅沥,她说在定州这些年,见过太多像他这样的年轻人。“背井离乡,拼死拼活,最后连句暖心话都听不到。”她做这个,一半为补贴家用,一半是想给这些漂泊的人一点慰藉。“定州附近200块钱的爱情,说白了,就是两个孤独的人互相取暖。”
王磊没收那钱。他知道,这两百块早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有人愿意花时间听你说话,在你快撑不住时递张纸巾。这种定州200元的情感邂逅,看似交易,内里却藏着现代人最缺失的温情。
李姐走时雨停了,路灯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王磊站在店门口,看着那个渐行渐远的背影。他突然明白,在这座城市里,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寻找温暖。而有些相遇,哪怕标着价格,内里却是无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