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微信附近人400元一次,鹤壁微信好友约见400元一回
最近在鹤壁本地的一些微信群里,总能看到类似这样的信息。有时是在深夜的朋友圈一闪而过,有时是附近的人突然发来的招呼。说实在的,第一次看到“鹤壁微信附近人400元一次”这种话,我心里咯噔一下,这明摆着不是什么正经事儿。
我有个老同学就在鹤壁新区工作,有次吃饭聊起这个,他摇摇头说现在这种信息太多了。“有时候加班晚了打开微信,附近的人里就能刷到这种。”他压低声音,“还有人直接写成‘鹤壁微信好友约见400元一回’,换汤不换药。”我们俩都沉默了一会儿,这价格听着就不对劲。
隐藏在数字背后的秘密
400元这个数挺微妙的。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正好卡在很多人心理承受的边缘。我在想,为什么是400呢?300显得太廉价,500又可能吓跑一些人。这个定价背后,说不定真有人仔细研究过鹤壁这边的消费水平。
有个在派出所工作的远房亲戚说过,他们最近确实注意到这类现象。不过取证的难度很大,这些人警惕性很高,账号经常换,说话都用暗语。像“鹤壁微信附近人400元一次”这种,已经算比较直白的了。
其实仔细想想,这种交易对谁都没好处。冒着风险不说,万一遇上骗子呢?转完钱就被拉黑的情况太多了。还有就是安全问题,现在疫情还没完全结束,跟陌生人见面本身就有风险。
我邻居家孩子就差点上当。那孩子刚上大学,微信上有人加他,开口就是那句熟悉的“鹤壁微信好友约见400元一回”。幸好他妈妈及时发现,狠狠教育了他一顿。这件事情让我在想,为什么这种明显有问题的信息,还是能吸引到人?
可能现在的人太孤独了吧。白天忙工作,晚上回到空荡荡的出租屋,刷手机时看到这种信息,一时冲动就可能犯错。但这种用钱买来的陪伴,真的能解决孤独吗?我表示怀疑。
说到这个,想起前两天在出租车上的见闻。司机师傅挺健谈,说经常载到一些心神不宁的年轻人,在某个酒店门口下车,东张西望的。“一看就知道是来见网友的,”他叹了口气,“有时候真想劝两句,但又不好开口。”
其实吧,要是真觉得孤单,不如去参加些正规活动。鹤壁现在社区活动挺多的,羽毛球、读书会,甚至就是简单的徒步群。在这些地方认识的朋友,起码是真实可靠的。
夜深了,我又想起老同学那句话:“这世上没有白掉的馅饼,也没有400块就能买到的真心。”想想也是,与其冒险去尝试那种“鹤壁微信附近人400元一次”的虚假关系,不如好好经营现实中的友谊和感情。
手机突然亮了一下,是家人发来的消息。问我周末回不回家吃饭。看着这条简单的信息,心里突然踏实了很多。或许,我们真正需要的温暖,一直都在身边,只是有时候被我们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