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女学生喝茶群,德兴女同学品茶交流组
最近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个挺有意思的群,叫“德兴女学生喝茶群”。刚开始我还以为是哪个学校组织的茶艺社团,后来问了才知道,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这个群最初是几个德兴一中的毕业生建的。她们大学毕业后各奔东西,有人留在北上广,有人回到家乡,但都保持着联系。去年聚会时有人提议:“咱们建个群吧,平时可以聊聊最近喝了什么好茶,互相分享一下。”就这么着,“德兴女学生喝茶群”诞生了。
从线上分享到线下相聚
群里最活跃的是小雨,她在上海工作,经常发现一些有意思的茶馆。“上周我去了一家老弄堂里的茶馆,”她在群里发语音,“老板娘自己烘焙的茉莉花茶特别香,我给你们寄了几包尝尝。”没过几天,群里在德兴的小雨妈妈就收到了快递,她拍了照片发到群里:“这茶真不错,比我平时在茶叶店买的好喝多了。”
慢慢地,这个群不再局限于线上聊天。在德兴的成员开始定期聚会,还起了个更接地气的名字——“德兴女同学品茶交流组”。她们每个月会找家安静的茶馆,或者干脆在谁家里,带上自己最近淘到的好茶,一起品品聊聊。
上周末我也有幸被朋友拉去参加了一次她们的聚会。地点选在沿河路的一家小茶馆,窗外就是熟悉的德兴老街。我到的时候,桌上已经摆了好几款茶,有浮梁红茶、婺源绿茶,还有她们从网上淘来的云南普洱。
“试试这个,”坐在我旁边的女生递过来一杯茶,“这是我爸自己种的,就在我们村后山上。”茶汤清亮,带着淡淡的板栗香,和我平时在超市买的茶叶确实不一样。
她们边喝茶边聊天,话题从茶叶慢慢延伸到工作、生活。在杭州做设计师的丽丽说,每次压力大的时候,泡杯茶就能静下心来;在德兴当老师的小芳笑着说,现在她班上的学生都知道老师爱喝茶,教师节还送了她一个漂亮的茶杯。
我发现这个德兴女学生喝茶群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是对于喝茶的。就像其中一个姑娘说的:“我们聚在一起,表面上是在品茶,实际上是在品尝各自的生活。”
随着成员越来越多,这个德兴女同学品茶交流组也开始做一些有意思的尝试。她们组织过线上茶叶盲品会,每个人把自己准备的茶叶编号,大家同时冲泡、品评,最后揭晓答案。还有人开始学习茶叶知识,在群里分享怎么辨别茶叶的好坏,不同季节该喝什么茶。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们并不追求多么名贵的茶叶。有时候就是一包普通的绿茶,大家也能喝得津津有味。重要的是那种分享的氛围,和彼此之间的情谊。
临走时,群里的组织者小敏送我一小包她们自制的混合花茶:“这是我们自己配的,茉莉花加了一点桂花,你拿回去尝尝。”我接过那包精心包装的茶叶,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这个简单的喝茶群能让这么多姑娘一直保持着热情。
回家的路上,我看着德兴街头的灯火,想起了小时候妈妈常说的一句话:“茶如人生,细细品味才能尝出真滋味。”这些姑娘们通过一杯杯茶,把彼此的日常生活连接在了一起,在这个小城里编织着一张温暖的关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