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上课喝茶辩辩群,龙岩学生课余茶聊群
最近在龙岩的学生圈里,总能看到一个挺有意思的词——龙岩上课喝茶辩辩群。第一次听到这个名称的时候,我还愣了一下,上课和喝茶,这俩怎么能扯到一块儿去呢?后来问了个学弟才明白,原来这根本不是字面上的意思。
这个群啊,说白了就是个学生们自己搞的课余交流地。大家在里面聊作业、吐槽老师、分享哪个食堂的饭菜今天居然没手抖。至于“喝茶”,其实就是一种调侃,指的是在紧张的学习间隙,找个地方放松聊天的状态。想想也挺形象的,就像我们平时说“出去喝杯奶茶”一样,重点不是那杯茶,而是那份忙里偷闲的心情。
这里没有标准答案
有个高二的学妹告诉我,她最喜欢这个群的地方,就是能随时问那些“不好意思问老师”的问题。比如一道数学题,在课堂上没听懂,又怕问了显得自己笨,就在群里发一句。马上就有好几个同学蹦出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有时候他们的解题方法比老师的还简单,而且经常冒出些奇思妙想,让她恍然大悟:“原来这道题还能这么想!”
这让我想起自己上学那会儿,遇到难题只能硬着头皮去办公室找老师。现在有了这样的龙岩学生课余茶聊群,学习确实变得不那么孤单了。即使晚上十一点在做题,发个消息上去,也总有人回应,那种感觉特别踏实。
除了学习,群里最热闹的就是周末约活动的时刻。谁发现了龙岩新开的书店,哪家小吃店特别实惠,或者周末想去爬爬天马山,在群里喊一声就能凑齐一帮人。上周他们还组织去了中山路那家老字号吃清汤粉,据说味道特别正宗。
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其实构成了学生时代最真实的记忆。等到毕业多年后,你可能不记得某次考试考了多少分,但一定会记得和同学们一起在群里商量去哪玩、一起解决难题的那些时刻。
当然,任何网络群组都需要大家共同维护。这个群能一直保持这么好的氛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管理员和成员之间的默契。大家都自觉地不发广告,不传播不实消息,遇到争论也能心平气和地沟通。这种自觉,让这个空间始终干净、温暖。
说到这里,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这样一个群会起“喝茶”这么个名字。喝茶嘛,本来就是一种轻松自在的社交方式,不需要太正式,也不需要太多拘束。学生们在这里的状态,确实很像老朋友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可以认真讨论问题,也可以随意分享生活,一切都那么自然。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现在的这群学生都会毕业各奔东西,但这个龙岩上课喝茶辩辩群可能会一直留在他们的记忆里。它不只是一个通讯工具,更像是一个小小的避风港,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给了每个人一个可以停下来、喘口气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