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火车站小巷子,灯塔车站旁小径
灯塔火车站小巷子
说起灯塔火车站,好多人的印象大概就是那座有点老旧的站房,和匆匆忙忙上下车的旅客。车站嘛,总是人来人往的,带着点喧嚣和离别。可我每次去那儿,心思却总不在车站本身,而是被它旁边那条不起眼的小巷子勾了去。
这条灯塔火车站小巷子,就夹在两排老房子中间,窄窄的,汽车是肯定开不进去的。巷口有个卖报纸杂志的小摊,老板总是坐在小马扎上打盹,好像时光在他那儿走得特别慢。一脚踏进去,仿佛就按下了静音键,车站的嘈杂被瞬间隔绝在外。
巷子两边是些很有年头的老墙,墙皮有些剥落,露出里面深浅不一的砖色。爬山虎倒是生机勃勃,顺着墙壁一直往上攀,给这老旧的底色添了好大一片绿意。阳光好的午后,光线从屋檐的缝隙里斜斜地照下来,在坑洼不平的石板路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明暗交错,像一幅安静的画。
我特别喜欢往这条灯塔车站旁小径的深处走。那里藏着几家小店,一家是修理钟表的,老师傅的眼镜总是滑到鼻尖上,埋头在那堆精细的零件里;隔壁是家裁缝铺,偶尔能听见老式缝纫机发出规律的“哒哒”声。这些声音,和巷子本身的寂静混在一起,一点也不觉得吵,反而让人心里特别踏实。
你说这巷子有什么特别的风景吗?好像也没有。它没有名胜古迹,也没有网红打卡点。但它就是有种说不出的味道,一种……生活的原味。它不像车站那样,代表着出发和到达,充满了目的性。这条小巷子,它好像就只是为了“存在”而已,不慌不忙地,看着日升月落。
有时候我会想,为什么偏偏是这条小巷子吸引我呢?也许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缓冲的余地吧。从喧闹的火车站出来,一头扎进这条安静的灯塔火车站小巷子,心情好像就能慢慢地、慢慢地平复下来。在这里,脚步会不自觉地放慢,可以发发呆,看看墙角的野猫,或者只是听听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我记得有一回,在这条灯塔车站旁小径里碰到一位坐在自家门口择菜的老奶奶,她笑眯眯地跟我打招呼,问是不是刚下火车。我们就这样聊了几句,她说她在这巷子里住了一辈子了,看着火车站翻新,看着人来人往。她说:“外面再怎么变,咱这巷子还是老样子,挺好。” 我当时就觉得,这条巷子守护的,不只是一段路,更像是一种固执的、缓慢的节奏。
现在城市变化快,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很多老地方都消失了。所以每次再经过灯塔火车站,我都会特意拐进这条小巷子里走一走,像是完成一个熟悉的仪式。它还在那儿,墙上的爬山虎绿了又黄,修表师傅的店里依然滴答作响,这就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