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海选场子,肥城选拔活动现场
热闹非凡的选拔日
清晨的雾气还没完全散开,肥城开发区那片空地上就已经人声鼎沸。临时搭建的舞台红彤彤的,音响里放着时下最流行的曲子,把周围老杨树上歇着的麻雀都惊得扑棱棱飞走了。我挤在人群里往前凑,就听见旁边穿花衬衫的大婶扯着嗓子跟人唠嗑:“俺家闺女天没亮就起来梳头,说啥不能误了这场肥城海选场子。”
这话可一点儿不假。你瞅瞅台下那些姑娘小伙,个个眼睛发亮,攥着号码牌的手都出汗了。有个扎马尾的姑娘正对着手机屏幕反复练习转圈,裙摆扬起的风带着淡淡的花露水味儿。说实话,这种场面在城里不稀奇,可在咱这地界能凑齐这么多有才艺的年轻人,还真是头一遭见。
主持人拿着话筒蹦上台的时候,人群突然静了两秒。等音乐换成鼓点明快的节奏,整个肥城选拔活动现场像被点燃的炮仗,掌声和欢呼声能把人耳朵震麻。打头阵的是叁个穿篮球服的小伙子,他们带来的街舞动作利落干净,最后那个后空翻落地时,前排的小孩激动得把手里棉花糖都甩飞了。
评委席设在舞台右侧阴凉处,穿深蓝衬衫的文化馆老师边记录边点头。有个选手唱歌稍微跑了调,老师却在本子上记了好几行——后来才听说,他看重的是那姑娘唱歌时眼里的光,说这比音准更难能可贵。
台前幕后的故事
转到后台临时搭的帐篷时,我撞见个有意思的场面。穿戏服的老人家正给年轻后生整理水袖,嘴里念叨着:“腕子要沉,指头要翘,你这手势比划得像握锄头。”那小伙子挠着头嘿嘿笑,转身时却把步法走得有模有样。老爷子是特意从叁十里外赶来的,说肥城海选场子能见到传统戏法,说啥都要来帮衬帮衬。
太阳升到头顶时,温度明显上来了。负责维持秩序的王大哥从泡沫箱里掏出冰镇矿泉水,挨个递给候场的选手。他脖颈上挂的哨子被汗水浸得发亮,说话时却始终带着笑:“慢点儿喝,别呛着!第42号准备——”这话尾音还没落,就看见个抱吉他的男生慌慌张张往舞台跑,鞋带散了都顾不上系。
最让人动容的是那群跳广场舞的阿姨。她们统一穿着玫红色套装,随着《好运来》的旋律变换队形。领舞的赵阿姨下台时脸颊红扑扑的,她撩着被汗水粘在额前的碎发说:“咱这肥城选拔活动现场可比老年大学汇演带劲多了!”旁边姐妹插话:“可不是嘛,刚才台下那些年轻人都在给咱拍手呢!”
穿校服的双胞胎姐妹表演快板书时,台下有个娃娃突然哇哇大哭。姐姐机智地现编了两句词儿,把哭闹的小孩逗得破涕为笑。这临场发挥的桥段,反倒成了整个下午最精彩的片段之一。
日头偏西时,舞台灯亮了起来。最后登场的杂技组合表演顶碗,那个梳羊角辫的小姑娘顶着的瓷碗摇摇晃晃,全场观众都屏住呼吸。当最后只碗稳稳落在顶端时,不知谁带头喊了声“好”,掌声像潮水般漫过暮色四合的广场。
散场后收拾道具的工人开始拆背景板,有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却还坐在台阶上轻轻哼歌。我问他怎么不走,他不好意思地推推眼镜:“再练练,下回还来。”晚风吹过满地彩带,远处传来收摊小贩叁轮车的铃铛声。这场持续整天的欢腾渐渐隐入夜色,但很多人心里都清楚,这样的肥城海选场子,绝不会是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