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去酒店房间对暗号,大冶赴旅馆客房用密语
老陈给我发消息的时候,窗外正下着淅淅沥沥的雨。手机屏幕亮起,那行字显得有点突兀:“明天下午叁点,大冶去酒店房间对暗号。”我盯着这条消息愣了半晌,手指在屏幕上悬着,不知道该回什么好。
大冶是我多年的朋友,在城东开了家茶叶铺子。平时约饭打牌都很直接,突然来这么一出,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我拨通电话问他搞什么名堂,他在那头压低了声音:“别多问,来了就知道。记住是大冶赴旅馆客房用密语。”
不寻常的邀约
第二天我提前十分钟到了约定的宾馆。这家旅馆有些年头了,大厅里的皮质沙发磨出了毛边,前台挂着的钟表慢了五分钟。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消毒水味道,混着点儿潮湿的霉味。
301房间在走廊尽头。我在门前站定,深吸了口气才抬手敲门。门开了一条缝,大冶的脸出现在门后,神情有些紧张。“天王盖地虎。”他低声说。
我差点笑出声,但看他一脸严肃,只好硬着头皮接了下句:“宝塔镇河妖。”这都是我们从老电影里学来的台词,没想到他真用上了。
门这才完全打开。房间不大,除了大冶还有两个人坐在靠窗的椅子上。一位是头发花白的周老师,大冶的远房亲戚;另一位是面带愁容的中年女人,自我介绍叫李姐。
“搞这么大阵仗,到底怎么回事?”我环顾这个略显拥挤的房间,窗帘只拉开了一半,阳光斜斜地照进来,在地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茶香中的难题
大冶给我们每人倒了杯茶,茶香渐渐弥漫在房间里。“是这样,”他搓了搓手,“李姐的女儿下个月结婚,但彩礼出了点问题。”
原来,按照本地习俗,男方家应该送八样礼到女方家,其中必须有一对活雁。如今大雁不好找,很多人用鹅代替。但李姐的准亲家偏要较真,说必须是真的鸿雁,否则就是“失礼”。
“这都什么年代了,还非得要真大雁?”我忍不住插嘴。
李姐苦笑:“我们也不是没想过用鹅,可亲家公说他们家讲究传统,没有大雁,这婚事就得再商量。”她眼圈有些发红,“两个孩子感情那么好,就这么卡在这事上,我看着都心疼。”
周老师轻轻放下茶杯:“我研究民俗这么多年,其实古代用雁是有深意的。雁一生只有一个伴侣,象征忠贞;飞行有序,代表礼法。但现在大雁是保护动物,哪能随便抓?”
房间里安静下来,只听见空调运转的嗡嗡声。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大冶要搞得这么神秘——他是怕这事传出去,让李姐家丢面子。
别出心裁的解决之道
大冶起身从包里拿出一个小木盒,打开后里面是两只精致的木雕大雁,做工精细,连羽毛都栩栩如生。“这是我托一位老木匠赶工做的,”他说,“我想着,既然活雁难找,不如用这个代替。”
周老师拿起木雁仔细端详,频频点头:“这个主意妙啊!既保留了‘雁’的象征意义,又不会伤害保护动物。我们可以跟男方家解释,这木雁可以永久保存,比活雁更有纪念价值。”
“可是...”李姐还是有些犹豫,“亲家公那么固执,能接受吗?”
我忽然有了个想法:“不如这样,我们给这对木雁配个证书,请周老师以民俗专家的身份,说明木雁的文化含义和美好寓意。这样既尊重传统,又有新意。”
大冶拍了下大腿:“好主意!我再去弄个漂亮的礼盒,把木雁和证书一起放进去,保准体面。”
看着大家脸上的愁容渐渐散去,我不禁感慨,大冶这次神神秘秘的“大冶去酒店房间对暗号”,原来是为了帮朋友解决这么一桩棘手的事。
窗外,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阳光完全照进房间,把那对木雁映得泛着温暖的光泽。大冶又给大家续了茶,茶香似乎比刚才更浓郁了些。
李姐拿着木雁左看右看,脸上终于有了笑容:“我这就回去跟闺女说,让她放心。真是多亏了你们,特别是大冶,想得这么周到。”
“都是朋友,客气什么。”大冶摆摆手,“下次有事直接说就行,别再搞什么大冶赴旅馆客房用密语了,搞得跟特务接头似的。”
我们都笑了。周老师小心地把木雁放回盒子,像完成了一件重要的事情般舒了口气。宾馆房间的隔音不算好,能隐约听见隔壁电视的声音,但与刚才的凝重气氛相比,现在房间里的空气都轻松了许多。
离开的时候,大冶和我并肩走下楼梯。他低声说:“没办法,李姐好面子,不想让人知道她家为彩礼发愁。这种事在茶馆里谈,传出去不好。”
我点点头,理解了他的用心。传统与现代,面子与真情,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背后,往往藏着许多无奈和权衡。不过今天,在这个普通的宾馆房间里,似乎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