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远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火车站附近小巷200元一次

发布时间:2025-11-03 09:56:44 来源:原创内容

这事儿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前两天路过开远火车站附近,听见两个中年男人在街边闲聊,其中一个叼着烟说:“现在两百块能干啥?在开远火车站小巷子里头,两百块钱倒是能办成件事。”

这话听着模棱两可,让人忍不住琢磨。我放慢脚步,假装在路边摊挑水果,耳朵却竖得老高。另一个人接过话头:“你说的是不是火车站附近小巷200元一次的那个?我上周刚去过。”

卖水果的大妈突然插话:“你们说的是刘师傅的修鞋铺吧?他那手艺确实值这个价。”她边说边给我称李子,“好多人都专门坐火车来找他修鞋,说是两百块能把名牌鞋修得跟新的一样。”

原来如此!我差点笑出声。刚才心里还七上八下的,没想到是这么回事。其中一个男人点头:“可不是嘛,我那双皮鞋让他补了补,现在穿起来比新的还舒服。说来也怪,那铺子藏在巷子深处,要不是熟人介绍,根本找不着。”

藏在巷子里的手艺

顺着他们指的方向,我拐进了火车站旁边那条窄巷。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两边是些老旧的平房。走了大概五十米,果然看见个简陋的招牌,上面用红漆写着“修鞋”二字。

刘师傅的铺子不大,也就五六平米,但收拾得挺利索。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鞋,从运动鞋到高跟鞋应有尽有。他正戴着老花镜,在缝纫机前忙活,那机器发出规律的咔嗒声。

“师傅,听说您这儿修鞋要两百块?”我站在门口问道。他头也不抬:“看情况。要是普通补个底,叁十块就行。但要是想把鞋修得跟原来一样,那就得两百。”说着他放下手里的活,从架子上取下一只运动鞋,“你看这鞋,客人说要修复到能继续跑步的程度。”

我凑近细看,鞋底磨损严重,鞋帮也有些开胶。他接着说:“这种得用特殊的胶水,还要重新压线。光材料成本就得七八十,更别说要花上大半天功夫。”他推了推老花镜,“现在愿意学这手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正说着,又来了个客人,拎着个纸袋,一看就是远道而来的。刘师傅抬头看了眼:“放着吧,明天下午来取。”看来这开远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的名声,确实传得挺远。

我在那儿待了半个多小时,发现来往的客人还真不少。有附近居民,也有拖着行李箱专门从火车站过来的。有个大姐说,她每个月都要来一次,把全家人的鞋都拿来保养。“比买新鞋划算多了,刘师傅修的鞋能多穿两年。”

准备离开时,刘师傅突然说了句耐人寻味的话:“现在的人啊,什么东西坏了就想扔。要我说,有些东西修一修,比新的还好用。”他手里的锥子在皮革上熟练地穿梭着,“就像人生,遇到坎儿了,修补修补还能继续往前走。”

走出巷子,回头望去,那个不起眼的小铺子依然安静地立在巷子深处。谁能想到,在这个浮躁的年代,还会有人愿意为了一双旧鞋,专程坐火车来到这个火车站附近小巷200元一次的地方。或许大家找的不仅是修鞋的手艺,更是那种能让旧物重获新生的耐心和坚持。

夕阳把巷子染成了金色,又有个拎着鞋盒的年轻人拐进了巷口。看来今晚,刘师傅又要忙到很晚了。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