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那里有站小巷,惠州何处有街巷
沿着惠州的老城区慢慢走,总会遇到一些有意思的小巷子。这些巷子不宽,两边是有些年头的房子,墙上爬着绿藤,偶尔有猫蹲在墙角打盹。我常想,惠州那里有站小巷,大概指的就是这种地方吧。它们不像主干道那样热闹,却藏着这个城市最真实的生活气息。
那天下午,我就在桥西一带转悠。太阳斜斜地照着,把影子拉得老长。拐过一个弯,突然就安静下来——汽车喇叭声远了,只剩下风吹过榕树叶的沙沙声。几个老人坐在自家门前的竹椅上摇着蒲扇,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这种巷子不好找,得靠步行慢慢摸索,正应了那句话,惠州何处有街巷,答案就在你的脚步里。
巷子里的市井生活
再往深处走,巷子变得更窄了,两边的窗户几乎要碰在一起。晾衣绳横跨空中,挂着各色衣裳,像万国旗般在风里轻轻摆动。空气中飘着饭菜香,谁家正在做晚饭。这种味道,这种景象,在大马路上的高楼间是感受不到的。
有个卖豆腐花的大叔推着小车经过,见我站着发呆,便笑着说:“这巷子有意思吧?我在这走了二十年了。”我买了他一碗豆腐花,顺便问道:“这附近还有没有类似的巷子?”他想了想,用手指着前面:“往前走,第叁个路口右转,那边还有几条,更安静。”
确实,惠州那里有站小巷,往往就藏在这样的角落里。它们不是景点,没有路标,但你走进去,就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心跳。老人们在树荫下下棋,孩子们在巷子里追逐嬉戏,这些日常的画面,比任何旅游宣传册都来得真实。
寻找的过程就是收获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西沉。我按照豆腐花大叔指的路,果然又发现了不少有趣的巷子。有的巷子尽头突然开阔,出现一个小广场;有的巷子九曲回肠,走进去像进了迷宫。这让我想起,很多人问惠州何处有街巷,其实寻找的过程本身就很美好。
在一家老式理发店门口,我停下来看了看。老师傅正在给一位老顾客理发,两人有说有笑。这种场景,现在的大商场里已经很少见到了。理发店旁边是家小杂货铺,卖着针线、纽扣这些日常小物件,老板娘坐在柜台后面听着收音机里的粤剧。
天色渐暗,巷子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来,昏黄的灯光在石板路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我慢慢往回走,心里却还在回味这一下午的发现。其实不必刻意去寻找什么,随意地走,随意地看,反而能遇到最动人的风景。
走出巷子,回到大街上,车流声和人声再次涌入耳朵。回头看那些安静的小巷,它们依然在那里,保持着属于自己的节奏。也许明天,或者下个周末,我还会再来走走,看看这些巷子在不同时间里的样子。毕竟,每一条巷子都有自己的故事,等着有心人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