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市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芒市学生百人叁小时相聚
一次特别的周末聚会
上个周末的芒市街头,阳光洒在榕树叶片上,跳动着细碎的金光。就在市中心不远处的文化广场,渐渐聚集起一群年轻人。他们叁叁两两地从不同方向走来,有人骑着共享单车,有人步行说笑,还有人刚从公交车上跳下来。仔细看去,这些面孔都带着学生特有的朝气,交谈声中偶尔飘出“专业课”“社团活动”这样的字眼。
“你也收到消息了?”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拍了拍身边同学的肩。“是啊,群里说今天有活动,我就来了。”被拍肩膀的女生笑着回答,“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同学响应。”确实,放眼望去,广场上穿着各色服装的年轻人越聚越多,虽然彼此可能来自不同学校,但那份属于学生的默契让气氛很快热络起来。
组织者小王正忙着清点人数,他抬手看了看表,离预定时间还有十分钟。“我们原本只在小范围发了通知,没想到一传十十传百,现在看起来真的差不多有一百人了。”他说话时语气里带着点惊喜,又有点紧张。这次芒市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的活动,最初只是几个学生干部在食堂聊天时冒出的想法——为什么不把周边学校的同学聚在一起,度过一个不一样的周末下午呢?
人群渐渐安静下来,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开始了。没有繁琐的领导讲话,也没有刻板的流程,大家围成几个大圈子玩起了破冰游戏。刚开始还有些拘谨,不过当第一个笑点爆发后,场面立刻活跃起来。“原来你是理工大的啊!我一直以为我们学校才有这个专业”“哇,你也在那家书店买过书?”。这样的对话在人群中此起彼伏。
叁小时能发生什么
时间在欢笑中过得特别快。这叁个小时里,同学们自发组织了好几个兴趣小组。喜欢摄影的凑在一起比较各自的作品,热爱运动的在广场空地上即兴来了场街舞产补迟迟濒别,还有一群文学爱好者坐在树荫下朗读最近写的诗歌。最热闹的要数即兴辩论区,双方就“大学生该更注重专业学习还是社会实践”争得面红耳赤,围观的同学不时爆发出掌声和笑声。
“说实话,我本来今天想在宿舍打游戏的,”一个穿着运动服的男生挠着头说,“但现在觉得出来值了。认识了两个同乡,还约好下周一起去打球。”他旁边的女生接过话:“是啊,平时总觉得芒市这么大,找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容易。今天这一聚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同龄人就在身边。”
组织者之一的小李穿梭在人群间,时不时用手机记录下精彩瞬间。她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活动才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但很多同学已经像老朋友一样自然交谈。有的交换了联系方式,有的约好一起参加接下来的市图书馆志愿活动,还有几个甚至发现彼此住在同一个小区。“这可能就是线下聚会的魅力吧,”小李心想,“屏幕上的聊天再热闹,也比不上面对面时那个会心的微笑。”
随着太阳逐渐西斜,活动的自由交流环节进入了高潮。有同学拿出了吉他,轻轻弹唱着流行歌曲,周围不知不觉围坐了一圈人。歌声飘荡在傍晚的空气里,配合着广场上渐渐亮起的灯光,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这一刻,不同学校之间的界限模糊了,大家只是享受这难得的相聚时光。
当叁个小时的活动接近尾声时,不少同学脸上都带着意犹未尽的表情。有人还在热烈地讨论着刚才的话题,有人已经约好了下次见面的时间。组织者宣布活动正式结束的话音刚落,广场上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再见”和“保持联系”。
人群渐渐散去,广场恢复了平日的宁静。但相信对参与这次芒市学生百人叁小时相聚的每个人来说,这个普通的周末下午变得与众不同。也许在未来的某天,当这些同学回忆起大学生活时,会想起在芒市那个温暖的午后,与一百个同龄人共度的叁小时——没有刻意安排,没有复杂目的,只是年轻人之间自然而然的相遇与交流。而这,或许就是青春最美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