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学生品茶工作室,南雄学子茶艺工作室

发布时间:2025-11-05 20:01:41 来源:原创内容

南雄的春天总是伴着细雨,空气里飘着若有若无的茶香。就在老城区的青石板路尽头,有一间不太起眼的工作室——南雄学生品茶工作室。说来也怪,这地方明明挂着“品茶”的牌子,推门进去却总能看到叁五成群的学生,捧着书本低声讨论着什么。

起初我也纳闷,茶馆怎么成了自习室?直到认识了工作室的创始人林老师,才明白其中的巧妙。这位戴着圆框眼镜的年轻老师笑着说:“我们这儿啊,表面教喝茶,实际在教孩子们怎么慢下来。”他顺手烫了个玻璃杯,放入一撮本地白茶,“你看,水温太高会苦,太低又没味。就像他们写作业,一味图快反而容易出错。”

茶香里的转变

记得有个总坐角落的高中生小王,第一次来时不停转笔,五分钟看叁次表。林老师没多说什么,只递给他一套茶具,让他试着泡武夷岩茶。那孩子手忙脚乱地烫了手,水洒了半桌。可当橙黄的茶汤终于倒入品茗杯时,他突然安静了。“原来茶真的会有桂花香啊...”他喃喃自语的样子,把我们都逗笑了。

后来小王成了常客,甚至带着物理课本过来研究。他说在茶香里解题,思路特别清晰。这种变化让我想起隔壁班的李同学,她最初总觉得喝茶是老人家的事,现在却能分辨出不同山场水仙茶的细微差别。“就像辨认英语听力里的连读,”她眨着眼睛比喻,“都需要静心感受。”

不只是喝茶的地方

南雄学子茶艺工作室渐渐成了个特别的存在。周叁下午的茶艺课上,能看到孩子们轮流表演凤凰叁点头;周末则变成读书角,偶尔还有即兴的诗会。上个月期末考前,好几个学生自发来这儿复习,说闻着沉香泡着茶,背政治提纲都不犯困了。

林老师有次整理茶柜时跟我聊起:“现在孩子们太习惯速溶饮料,我想让他们知道,有些滋味需要等待。”他指着架上的紫砂罐,“就像这罐陈年普洱,七年才出药香。学习不也是这个理?”窗外恰好有学生抱着篮球经过,欢笑声混着屋内煮水声,竟意外地和谐。

如今再路过工作室,常能看见这样的画面:几个学生围坐着,面前摊着作业本,手边放着温度刚好的单丛茶。有时他们会为某道数学题争论,有时又安静地各忙各的。氤氲茶汽里,翻书声和煮水声交织成特别的韵律。这大概就是南雄学生品茶工作室最动人的地方——它不急着教人成为茶道大师,而是让年轻的心灵在茶香中找到自己的节奏。

暮色渐浓时,最后一个学生收拾书包离开。林老师正在擦拭茶盘,桌上的盖碗还留着余温。玻璃门上“南雄学子茶艺工作室”的字样映着晚霞,像杯凉透的茶,依然泛着柔和的光。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