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喝茶上课资源群,宁乡品茶学习交流圈
最近在宁乡喝茶上课资源群里,总能看到茶友们分享各种有趣的泡茶手法。有位大姐昨天在群里发了段视频,手把手教大家怎么用盖碗泡出茉莉花茶的香韵,看完我立马翻出积灰的茶具试了试,还真比平时随便泡的好喝不少。
记得刚加入宁乡品茶学习交流圈那会儿,我连白茶和绿茶都分不太清。有次把安吉白茶当成白茶饼买回家,还在群里兴冲冲晒图,结果好几位茶友都乐了。后来群里专门开了个新人科普课,老师用特别生活化的比喻讲解:"绿茶像青春活泼的少女,白茶像恬淡的文青,红茶像温婉的淑女",这下总算开窍了。
茶香里的烟火气
上周线下茶会特别有意思。张姐带着自家炒的谷雨前茶来分享,王叔居然搬来整套炭炉给大家展示古法煎茶。氤氲茶香里,有人说起自己头回采茶时把老叶嫩芽一把薅的糗事,引得满堂欢笑。这种带着烟火气的学习氛围,可不是光看书本就能体会到的。
现在每天打开手机,最先点开的就是宁乡喝茶上课资源群的消息。昨天李老师在群里发了段语音,讲解怎么从茶汤颜色判断发酵程度,我反复听了叁遍还做了笔记。这种随时能提问、马上有回应的感觉,就像身边时刻站着个耐心的茶艺师傅。
说来也怪,自从在宁乡品茶学习交流圈里混熟了,连我家那个只爱可乐的侄女都开始对茶感兴趣了。昨天她居然主动问我:"小姑,你们群里说的冷泡茶怎么做呀?"我赶紧把群里分享的教程转给她,看着她像模像样地泡起柠檬薄荷茶,突然觉得茶文化的种子就这样悄悄发了芽。
前些天群里讨论该不该用紫砂壶泡绿茶,两派观点争得可热闹了。最后陈老师发了条长消息,既说了紫砂壶的特性,又讲了绿茶的娇嫩,还配了对比冲泡的图片。这么一来,原本争执的双方都心平气和地开始讨论起冲泡时长和水温来。这种在交流中共同成长的感觉,确实挺暖心的。
现在我泡茶时总会多想一步:水温是不是合适?出汤时机对不对?这些潜移默化养成的习惯,都是从宁乡喝茶上课资源群里点滴积累的。有时候看着茶杯里舒展的叶片,会觉得喝茶这事儿啊,既是在品味茶香,也是在体会那种众人同行、互相启发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