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微信附近人100一次100块钱,东营微信附近人100元一次
这几天在东营的微信圈里,总能看到些奇怪的动态。有个朋友跟我吐槽,说刷附近的人功能时,老看到些写着“100一次”的账号。他挠着头问我:“这到底是什么意思?现在理发店都开始用微信揽客了?”
其实刚开始我也没当回事,直到上周打车时司机师傅也提起这个。师傅操着浓重的东营口音说:“现在这些小年轻啊,搞什么‘东营微信附近人100一次100块钱’,花里胡哨的。”他握着方向盘直摇头,“我闺女前两天还问我,说同学在群里讨论这个,吓得我赶紧给她上了堂安全教育课。”
藏在数字背后的秘密
说来也巧,前几天路过银座商场,听见两个中学生躲在角落里嘀咕。穿校服的男生晃着手机说:“这个‘东营微信附近人100元一次’的账号昨天又加我了,头像是个网红脸。”旁边扎马尾的女生立刻抢过手机删掉对话框:“你傻啊?这种明显是骗人的!”
回家路上我一直在想,这些明目张胆的暗示到底怎么回事。邻居张阿姨在居委会工作,她说最近确实接到过几个投诉。有家长反映孩子深夜还在玩手机,问起来就说是找“代写作业的”,可哪有人半夜两点还接单代写?
我试着在微信搜了搜相关关键词,结果跳出来一堆相似的账号。这些账号的共同特点是地区都定位在东营,个性签名里都带着价格暗示。不过仔细看就会发现,有些账号的朋友圈根本是网图搬运,连水印都没去掉。
现在这种“东营微信附近人100一次”的花样确实该引起重视。昨天在麻辣烫店吃饭,就听见隔壁桌几个打工模样的年轻人在讨论。有个染黄头发的说差点上当,对方要求先付定金,他刚要转账就被室友拦住了。
这种事情真的得留个心眼。表弟在派出所当辅警,他说每个月都能接到几起类似报案。有些是纯粹骗定金,有些则是更复杂的诈骗套路。最让人担心的是,确实有年轻人因为好奇而去尝试。
说到这个,突然想起上周在社区活动中心,李老师组织青少年网络安全讲座时特别提到:“现在这些‘东营微信附近人100元一次’的陷阱,往往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底下坐着的初中生们顿时交头接耳,有个男生红着脸低下了头。
其实仔细想想,这种把价格直接写在明处的行为本身就值得怀疑。正经生意哪需要这样遮遮掩掩?就像小区门口修手机的小王说的:“我们做正经生意的,都是明码标价挂在店里,谁会在微信上搞这些名堂?”
昨天在业主群里,还有人发了个截图警示大家。截图里对方开口就要200块定金,说是“保障双方安全”。这话说得挺好听,可仔细想想,真要正经交易需要先付定金吗?
现在这些藏在“东营微信附近人100一次”背后的猫腻,确实该引起注意了。特别是家里有年轻孩子的,得多留心他们的手机使用情况。毕竟网络这东西,用好了是工具,用不好就成了陷阱。
今天早上买菜时,碰到楼下的王叔带着孙子遛弯。老爷子忧心忡忡地说,现在带孩子真不容易,既要管吃穿还要防着这些网络陷阱。他指着路边贴的反诈宣传海报直叹气:“这些骗子手段天天换花样,我们老年人更得分清是非。”
说到底,遇到这种“东营微信附近人100元一次”的蹊跷事,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举报。既然能在微信附近的人里看到,说明距离都不远,要是每个人都多留个心眼,这些见不得光的东西自然就无处藏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