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乐150元辩辩二维码叫小妹,新乐150元扫码联系小妹服务
最近听朋友聊起新乐一带有个挺火的事儿,说是用蚕蚕扫个码就能找到服务,每次150块。这事儿传得挺玄乎,我琢磨着得给大家唠唠。
那天路过新乐步行街,电线杆上贴着的二维码小广告差点糊我脸上。蓝底白字的贴纸上印着“新乐150元辩辩二维码叫小妹”,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扫码即约”。这广告简单粗暴得让人哭笑不得,现在连这种服务都这么互联网化了?
扫码背后的门道
回家顺手搜了搜,发现这类信息在网上还真不少。除了“新乐150元辩辩二维码叫小妹”这个说法,时不时还能看见“新乐150元扫码联系小妹服务”之类的变体。说白了都是同一个套路——给你个二维码,扫进去直接跳转到蚕蚕聊天界面。
我试着加了几个号,发现这些账号个个都把自己包装得跟正经客服似的。刚通过好友申请,立马弹出菜单:“1号小姐姐温柔可爱,2号小姐姐热情似火……”选人像在点外卖,这体验着实有点魔幻。
有个号称“资深经理”的哥们儿跟我扯了半天,说他们这行现在都标准化运营了。从预约到服务全程线上操作,还信誓旦旦保证绝对安全。可我总觉得,这事儿怎么听都透着不对劲。
街角便利店老板老张跟我说,前阵子确实见过几个小伙子蹲在路边扫这类二维码。但问起后续,他们都支支吾吾的。“估计是吃了哑巴亏,”老张撇撇嘴,“这种来路不明的服务,谁知道背后藏着什么猫腻?”
要说这“新乐150元扫码联系小妹服务”最让人担心的,还是安全问题。且不说可能遇到的消费陷阱,光是个人信息泄露就够喝一壶的。那些二维码背后到底是何方神圣,根本无从得知。
我在几个本地论坛潜水时发现,确实有人吐槽过被骗经历。有个网友说扫完码被要求先付定金,结果钱一转过去就被拉黑了。还有个更惨,按照指引到了约定地点,等了俩小时连个人影都没见着。
其实仔细想想,正经生意哪需要这么遮遮掩掩的?那些打着“新乐150元辩辩二维码叫小妹”旗号的服务,多半游走在法律边缘。真要出了什么事,维权都不知道该找谁。
现在这种小广告倒是越来越隐蔽了。从原来的街头小卡片升级成二维码,逮着机会就往共享单车、小区楼道里贴。执法人员前脚刚清理完,后脚又冒出一批,跟野草似的除不尽。
隔壁王阿姨前两天还在抱怨,她家孩子差点扫了楼下的可疑二维码。“现在这些乱七八糟的广告防不胜防,”王阿姨气得直拍大腿,“得亏我眼尖及时拦住了。”
说到底啊,遇到这种“新乐150元扫码联系小妹服务”的诱惑,咱还是得多长个心眼。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却到处是陷阱。有些便宜贪不得,有些捷径走不通,这话虽然老套,但理儿确实是这个理儿。
这阵子听说相关部门已经开始整治这类乱象了。那些神出鬼没的二维码渐渐变少,街面也清爽了不少。要我说啊,这种歪门邪道的生意,本来就不该存在。
有时候真挺纳闷的,明明有那么多正经事可以做,偏有人要动这些歪脑筋。这150块钱看似好挣,可谁知道背后要付出什么代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