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火车站小巷子,上虞火车站旁小胡同
我记得第一次从外地坐火车到上虞,走出车站时整个人都是懵的。广场上人来人往,拉客的司机扯着嗓子喊地名,我拖着行李箱躲开人群,一抬头就看见车站右手边有条不起眼的小巷子。墙皮有点剥落,几根电线杆歪歪扭扭地立着,和旁边气派的火车站形成挺有意思的对比。
这条上虞火车站小巷子其实挺窄的,两个人并排走都嫌挤。路面上铺的青石板被磨得发亮,墙角长着深绿色的苔藓。往里走几步,火车站的喧闹声就像被什么隔开了似的,突然安静下来。巷子两边是些老房子,有的窗户还保持着木制窗棂,阳台上晾着衣服,偶尔有麻雀扑棱着翅膀飞过。
巷子里的烟火气
再往深处走,生活的气息就浓了。有家卖烧饼的小铺子,老板是个五十来岁的大叔,系着有点发黄的围裙,手上的动作特别利索。面团在他手里这么一揉一捏,再撒上芝麻,往炉子里一贴,没多会儿香味就飘出来了。“刚出炉的,来一个?”他抬头看见我,很自然地招呼着。我买了一个,咬下去外酥里软,确实好吃。
这条上虞火车站旁小胡同里还藏着几家老店。修鞋的老师傅戴着老花镜,低头忙活着;杂货店门口摆着各式各样的日用品,老板娘坐在小板凳上择菜。他们看见生人也不觉得奇怪,大概是见多了像我这样从火车站溜达过来的游客。
最让我惊讶的是,在巷子中间有棵老槐树,树下放着几把竹椅。两个老人家正在下象棋,旁边还站着个观战的,时不时插句话。我站在旁边看了会儿,他们也没赶我,反而让我坐下来歇歇脚。那种感觉,就像是突然闯进了别人的日常生活里,但又很自然地融了进去。
巷子的尽头通向另一条街,能看见新建的高楼。站在那里往回看,这条小巷就像是两个世界之间的过渡——一边是行色匆匆的火车站,一边是慢慢悠悠的老城区。我突然想起来,小时候家乡也有这样的巷子,后来都拆了,没想到在这儿又找到了类似的感觉。
现在每次路过上虞,只要时间允许,我都会特意走一走这条上虞火车站小巷子。倒不是说它有多特别,就是那种踏实、自在的感觉让人挺放松的。刚从火车上下来,整个人还带着旅途的疲惫,但一走进去,看见那些熟悉的小店还在,烧饼的香味还飘着,心里就莫名地踏实起来。
这条巷子可能不会被写进旅游指南里,但它确实成了我记忆中的一个坐标。有时候想想也挺有意思,我们在城市里建了那么多宏伟的建筑,修了那么宽的马路,但最后让人留恋的,往往是这些不起眼的小角落。它们不像车站那样人来人往,却以自己的节奏静静地存在着,等着下一个偶然走进来的人。
前几天又去了一次,发现巷口多了家咖啡馆,是年轻人开的,装修得很别致。但往里走,那些老店都还在,修鞋的老师傅还在那儿,下棋的老人家也还在老槐树下。新旧就这样自然地混在一起,谁也不打扰谁。我照样买了个烧饼,坐在树下的竹椅上慢慢吃,听着远处火车进站的汽笛声,近处象棋落在棋盘上的清脆响声,忽然觉得,这样的地方真是越来越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