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站街快餐约学生,镇江学生快餐约见

发布时间:2025-11-06 07:43:44 来源:原创内容

这两天在本地论坛刷到个帖子,标题就写着“镇江站街快餐约学生”,底下跟了上百条评论。我盯着屏幕愣了半天,心里直嘀咕:现在这些乱七八糟的广告都这么明目张胆了吗?

正好家住老城区,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几条背街小巷。以前从没注意过,今早特意放慢脚步瞅了瞅,还真在电线杆和墙角发现不少用马克笔写的小广告。字迹歪歪扭扭的,什么“学生妹”“快餐服务”,后面跟着串电话号码。有个卖早餐的大爷看我站在那儿发呆,摇头叹气道:“天天有人来贴,撕都撕不完。”

藏在城市角落的灰色地带

说实在的,这种“镇江学生快餐约见”的套路挺唬人的。我有个当辅警的朋友私下说,这些所谓的学生妹基本都是假的,要么是社会青年假扮,更惨的还有被胁迫的。他们办案时遇到过好几起,那些姑娘实际年龄都比广告上大得多,有些甚至已经叁四十岁了。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这种小广告总能骗到人?我琢磨着,大概是抓住了某些人的心理——既想找刺激,又怕惹麻烦。打着学生的名头,显得更隐蔽更安全似的。可实际上呢?去年派出所打击过一波,抓到的组织者里头,还有前科累累的惯犯。

记得有回打网约车,司机听说我要去江滨路,顺嘴提了句:“那边晚上可热闹了,站街的比路灯都密。”我摇下车窗往外看,昏黄路灯下确实影影绰绰有人走动。但仔细瞧就会发现,她们个个浓妆艳抹,哪有什么学生样子?

那些被模糊的边界

更让人担忧的是,这种风气正在往线上蔓延。某些本地社交群里,时不时会弹出隐晦的邀约信息。用语越来越含蓄,但懂的人都懂。我试探着加过某个账号,对方开口就要五百定金,说是“保障双方安全”。

这不扯淡吗?真要是学生,这时候不该在图书馆啃课本吗?我表弟在师大读书,他说宿舍楼里确实听说过有男生偷偷做这个,但基本都是中介在操控。那些孩子最初以为是做家教,等发现不对劲,已经陷进去了。

你说这些人图什么呢?来钱快?可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隔壁小区去年有个小伙被拘留,就是因为搞“学生快餐服务”。他爸妈在小区里抬不起头,没半年就搬走了。这种污点一旦沾上,这辈子都难洗干净。

有时候深夜下班,看见那些站在街边的身影,心里挺不是滋味。要是她们真是在校学生,那得多绝望才会走上这条路?要是假的,那又何必把自己包装成这副模样?

街角便利店老板说得实在:“管他真的假的,违法就是违法。你看我们这儿装监控之后,清净多了。”这话在理,与其纠结“镇江站街快餐约学生”是真是假,不如多想想怎么让这些现象彻底消失。

现在每次路过那些小巷,我都会特意看看那些小广告还在不在。说来也怪,最近确实少了很多。可能是我多心了,但总觉得街道比以前亮堂了些。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