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学生喝茶兼职,学子课余品茗兼职
敦煌学生喝茶兼职这事儿,最近在校园里悄悄传开了。你说奇怪不奇怪?别人家大学生兼职都是端盘子发传单,咱们这儿倒好,捧着茶杯就能赚零花钱。
说起这个学子课余品茗兼职,还真不是随便泡个茶那么简单。河西学院大二的小王告诉我,他每周有叁个晚上要在茶室值班。“刚开始连茶叶都认不全,现在不光会泡六安瓜片,还能给客人讲敦煌壁画里的茶文化呢。”他说这话时,手里正熟练地温着瓷杯,热气袅袅升起,像极了莫高窟壁画里的祥云。
当茶香遇见书香
鸣沙山下的这间茶舍挺特别,书架上的《敦煌学概论》和茶具摆在一起。来喝茶的人往往先是好奇,后来就变成常客。“有次来了个杭州游客,非说西湖龙井天下第一,我就给他看榆林窟的《备茶图》。”小王边说边笑,“壁画里唐代人用的茶具、煮茶方式,比现在讲究多了。”
这样的敦煌学生喝茶兼职,慢慢成了特色。茶舍老板老杨是本地人,他说这些学生娃不一样:“别的兼职生背菜名,他们背《茶经》;别的店放流行歌,我们这儿放敦煌古乐。”有次他听见两个学生在讨论,要不要把飞天壁画里的乐器图案印在茶饼上,觉得这主意真妙。
其实最难的是刚开始那会儿。茶艺老师要求严格,光是注水姿势就练了整整两天。学生们的手腕酸得拿不动笔,第二天上课记笔记都在抖。可现在呢?他们能在茶香里找到平静,考试前都爱来茶室坐坐。
茶盏里的敦煌
最让我惊讶的是,这些做敦煌学生喝茶兼职的年轻人,居然自发整理起敦煌文献里的茶资料。大叁的丽莎给我看她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茶酒论》的段落。“你看这句‘茶为酒说,阿谁不见,天每日欢’,我们正在试着用敦煌方言朗读,客人可喜欢听了。”
傍晚时分走进茶舍,你会看见有趣的一幕:这边学生在给客人演示“茶百戏”,那边游客捧着《敦煌石窟艺术》在读。偶尔有教授过来,捧着茶杯一坐就是半天,说在这里改论文特别有灵感。
这种学子课余品茗兼职,悄悄改变着很多人。有个广东来的游客说,他原以为敦煌只有沙漠和骆驼,没想到在茶香里触摸到了千年文明。“这些年轻人端来的不只是茶,是活着的敦煌。”他临走前买了叁盒学生设计的“飞天茶”,说要带回佛山送人。
月亮爬上鸣沙山时,茶舍渐渐安静下来。学生们收拾好茶具,互相考着明天要测验的敦煌学知识点。窗外传来九层楼的风铃声响,和屋里的茶香混在一起,飘得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