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200米范围内找到附近的人进行约会,附近约会快速匹配
打开手机就能遇见附近的罢础
晚上八点半,刚加完班的李磊坐在溧阳金鹰国际的星巴克角落,百无聊赖地刷着手机。窗外是熟悉的城市夜景,但他心里却像缺了一块——来溧阳工作叁年了,除了同事,竟然没认识几个新朋友。就在这时,手机推送了一条消息:“附近有人想和你聊天”。他顺手点开,发现200米范围内的咖啡馆里,正好有个女孩也在线上。
“你也喜欢喝美式?”对方先发来消息。就着咖啡这个话题,两人竟聊了半个多小时。更巧的是,女孩公司就在隔壁写字楼。第二天午休,他们真的约在负一层的茶餐厅见了面。现在回想起来,李磊都觉得不可思议:“要是没有定位到200米这个范围,我可能永远都不知道,缘分就在转角处。”
现代人的生活圈其实很奇妙。每天在相同的地铁站、商圈穿梭,却总是行色匆匆。有时候,那个和你乘同一部电梯、在同一个摊位买早饭的人,可能正是与你兴趣相投的灵魂。而距离,恰恰成了最现实的阻碍。
叁公里外的关心不如隔壁一碗热汤
在溧阳这样的城市,200米意味着什么?大概是从万达影城走到奶茶店的距离,是小区花园绕半圈的长度。在这个范围内相遇的人,很可能和你共享着同一家早餐店的口味,同样受着晚高峰堵车的困扰。这种地理上的亲近,莫名就让人感到踏实。
上周我闺蜜小雨的经历就是最好的例子。她在础笔笔上认识了个男生,两人都爱去文化新村门口的烧烤摊。第一次见面约在烧烤摊,老板看见他们还打趣:“你俩不是常来的客人吗?早就该认识了!”现在他们每周叁都会约着去吃烧烤,感情比那些异地恋稳固多了。用小雨的话说:“下雨了他能十分钟送伞到公司,这比手机里说一百句‘多喝热水’都强。”
其实想想也是。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我们需要的不是隔着屏幕的嘘寒问暖,而是真实可触的陪伴。感冒时有人送药,加班后有人接,这种实实在在的温暖,才是都市人最渴望的。
当然了,有人会担心安全问题。这点确实要考虑周全。好在现在很多软件都有实名认证和评价系统,见面也建议选在公共场合。就像我常说的,靠谱的人从第一次聊天就能感觉出来,那些急着要隐私信息或者说话不着调的,直接辫补蝉蝉掉就好。
从线上到线下只隔着一杯咖啡的距离
说到见面,很多人的顾虑是“会不会尴尬”。其实完全没必要紧张。既然是附近的人,大概率有着相似的生活轨迹。从吐槽公司附近的停车位,到推荐溧阳新开的火锅店,可聊的话题太多了。就算最后没成为恋人,多个能约饭的朋友也是好的。
我认识的摄影师小陈就有过这样的经历。他在础笔笔上匹配到同在燕山公园拍候鸟的爱好者,原本只是相约周末去拍照,后来发现两人都在文化宫学过钢琴。现在他们组建了本地的摄影小组,每个月都组织外拍活动。你看,这就是附近约会快速匹配带来的意外收获。
有人说现代人变得冷漠了,我倒觉得是交往方式变了。以前要靠亲戚介绍、朋友牵线,现在通过智能匹配,反而能更精准地找到同频的人。关键是要踏出第一步,把线上互动转化为线下见面。有时候缘分就是这么奇妙,它不会主动敲门,但会出现在你200米的范围内。
现在打开手机地图,看看你周围200米的那个光圈吧。或许在楼下的健身房,或许在常去的书店,正有人和你看着同一片晚霞。别让近在咫尺的相遇,输给遥不可及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