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小区上课约茶,朔州小区约茶学习交流
朔州小区里的新风尚
最近在咱们朔州的一些小区里,悄悄流行起一种挺特别的活动。它不是广场舞,也不是下棋打牌,而是叫“上课约茶”。刚听说这个名字的时候,我心里还直犯嘀咕:上课是上课,约茶是约茶,这俩怎么能凑到一块儿呢?后来有机会去亲身感受了一次,才算是彻底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我按照约定的时间,敲开了同小区王老师家的门。王老师是位退休的语文老师,家里收拾得窗明几净,客厅的茶几上已经摆好了茶具,还泡着一壶热腾腾的茉莉花茶,满屋子都是淡淡的茶香。沙发上、凳子上,已经坐了五六位邻居,有年轻的上班族,也有和我年纪差不多的叔叔阿姨。
那天“上课”的主题,是怎么用手机把日常照片拍得更好看。王老师一边熟练地操作着手机投影到电视上,一边讲解着构图、光线的门道。他讲得一点也不枯燥,全是咱们生活中能用得上的小技巧。讲到一半,大家就自然而然地端起茶杯喝两口,互相交流一下自己拍的照片,或者提出疑问。“哎,李姐,你看我这个角度是不是取得不对?”“王老师,您给看看,这个逆光的问题怎么解决才好?”整个氛围,既轻松又专注。
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朔州小区上课约茶”的核心,就是把学习和社交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纯粹的课堂有点严肃,光是喝茶聊天又好像少了点主题。而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成了一个特别接地气的“朔州小区约茶学习交流”平台。知识在茶香中传递,邻里关系也在问答之间不知不觉拉近了。
这种模式之所以能在咱们这儿火起来,我想了想,主要是因为它解决了现代人的几个小痛点。首先,它特别方便。就在自己小区里,下楼走几步就到,省去了大老远跑去培训机构的奔波。其次,它氛围轻松。没有固定的上下课铃声,没有考试的压力,纯粹是出于兴趣和实际需要。累了就喝口茶,歇一会儿,完全根据自己的节奏来。再者,成本也低。通常就是大家凑点茶叶、水果,或者有技能的老师邻居纯粹是热心分享,不为赚钱。
现在,我们小区的“上课约茶”内容可丰富了。除了我参加过的手机摄影,还有教大家做家常拿手菜的厨艺分享,有带着孩子一起做科学小实验的亲子课堂,甚至还有一位懂理财的邻居,给大家科普过基础的基金知识。每次在微信群里发起接龙,名额很快就报满了。
茶,在中国文化里,本身就是一种沟通的媒介。一杯热茶下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就消弭了大半。在这样的氛围里学习,你会觉得台上的“老师”不是高高在上的专家,而是身边一位经验更丰富的朋友。这种平等、互助的感觉,是花钱报班都很难买到的。
看着邻居们因为一次次“朔州小区约茶学习交流”而变得熟络,从见面点头到能坐下来聊半天,小区里的“人情味”确实比以前浓了不少。以前大家都是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现在因为共同的兴趣聚在一起,不仅学到了东西,还交到了朋友。这种既能增长见识,又能温暖人心的活动,谁会不喜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