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微信附近人300元叁小时,附近联系300叁小时约见
这事儿还得从上周二说起。那天我刚加完班,手机突然连着震动好几下。打开微信一看,有个昵称“枣庄同城小助手”的账号发来条消息,说是有本地即时联络服务,明码标价叁百块能约见叁小时。我当时就纳闷了,这年头连见面聊天都开始搞标准化服务了?
抱着几分好奇,我翻看他们的介绍页面。发现现在确实流行这种定时定点的见面模式,不像以前吃饭喝茶没个准点。你付叁百元,对方就准时出现,到点自动结束,双方都不拖泥带水。有个在开发区上班的朋友跟我说,他试过两次这种“附近联系300叁小时约见”,觉得特别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
当传统碰上新玩法
我家楼下开理发店的王姐听说这事,瞪圆了眼睛:“现在年轻人谈事情都这么干脆?我们那会儿见个面,光客气话就得说半小时。”她可能不知道,现在很多自由职业者、小生意人就喜欢这种模式。比如做保险咨询的小李,他明码标价“枣庄微信附近人300元叁小时”,见客户既专业又省时。
不过这种服务也有讲究。在商场做运营的小张提醒我,要找那些能提供具体见面地点的。最好是咖啡馆、共享办公室这类开放场所,双方都踏实。他上个月通过“附近联系300叁小时约见”认识了两个客户,现在都成了长期合作伙伴。
其实细想想,这种模式能火起来不是没道理。现在大家时间都碎片化,与其漫无目的闲聊,不如把需求摆到台面上。我认识个做烘焙培训的姑娘,她就靠着微信附近人功能招到不少学员。每次约见都带着刚烤好的点心,叁小时刚好教会叁款甜品,学员满意,她也赚得明白。
当然啦,任何新生事物总会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有次我路过中央广场,听见两个阿姨在讨论这事儿。穿花衬衫的那个说得挺在理:“只要不坑蒙拐骗,明码标价的服务也没什么不好。现在去理发店办卡,不也是先买时间后享受?”
这两天我又注意到,有些服务开始升级了。除了基本见面时长,还会提前确认具体事项。比如是做产物演示还是单纯咨询,这样见面时效率更高。这种转变挺有意思,说明市场正在自己摸索更合理的运营方式。
昨晚在夜市吃烧烤时,隔壁桌几个年轻人正好在聊这个。戴眼镜的男孩说他们创业团队经常用这种方式见投资人,比在办公室正襟危坐轻松多了。穿格子裙的姑娘补充道,现在连家教陪读都开始采取这种模式,时间一到自动结算,特别适合按次付费的场景。
回家路上我还在想,或许我们正在见证某种社交方式的转变。当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这种标准化服务反而让关系变得简单清明。就像小时候去小卖部买糖,五分钱一块,银货两讫,童叟无欺。
路灯把我的影子拉得老长,手机突然又震了一下。低头看去,小区水果群正在组团买樱桃,群主特意标注“叁小时送达,超时退款”。我不禁笑了,看来这种计时服务已经渗进生活的方方面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