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火车站后面小巷子叫什么,和田火车站后的小巷名称
前几天有朋友来和田玩,让我去火车站接他。出站的时候,他忽然指着车站背后问:“哎,你看那边巷口挺热闹的,这条小巷子叫什么名字啊?”
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确实看到一条窄窄的巷道,两边挤满了小摊贩,人来人往的。说真的,我在和田住了这么久,经常来火车站,却从没留意过这条小巷叫什么。这问题还真把我问住了。
那条巷子就在眼前,可名字却说不上来
我掏出手机想查地图,结果发现这条巷子太小了,地图上压根没有标注。旁边有位摆摊的大姐正在烤包子,香味飘过来,朋友忍不住买了两个。我趁机问大姐:“这条巷子有名字吗?”大姐一边翻着烤包子,一边笑着摇头:“我们在这摆摊好几年了,就叫它‘车站后巷’,没注意过正式名字。”
这时有个出租车司机在旁边等客,听见我们对话就插话说:“你说这条巷啊,老和田人都管它叫‘恰依拉克巷’,但路牌上写的好像是另一个名字。”他这么一说,我更糊涂了,怎么一条巷子还有两个名字?
朋友吃着热乎乎的烤包子,含糊不清地说:“没想到一条小巷子的名字还挺有意思。”确实,这条看似普通的小巷,好像藏着不少故事。
问了老住户才知道
我们决定往巷子里走走。巷子不宽,勉强能过一辆车,两旁是些老旧的平房,也有些新盖的商铺。走着走着,看见一位老人家坐在门口晒太阳,我上前打听这条巷子的名字。
老人很健谈,他说自己在这住了叁十多年。“这巷子啊,以前叫‘站后巷’,后来整顿门牌号的时候,改成了‘和谐二巷’。不过我们老邻居还是习惯叫老名字。”
“那司机说的‘恰依拉克巷’是怎么回事?”我想起出租车司机的话。老人笑了:“那是更早的叫法了,意思是‘茶摊巷’,因为以前这有很多卖茶水的小摊。”这下我总算弄明白了,原来这条看似普通的小巷,居然有过叁个不同的称呼。
老人还告诉我们,巷子最热闹的时候是晚上,各种小吃摊都摆出来,比白天热闹多了。“你们晚上来转转就知道了,好吃的多着呢。”
听了老人的话,朋友特别兴奋,直说晚上还要再来。我也挺惊讶的,经常路过的地方,居然有这么多不知道的事。
往回走的路上,我们又遇见了刚才那位出租车司机。跟他说起老人讲的故事,司机点点头:“没错,我们跑车的都知道,晚上这边拉客最容易,都是来吃夜市的。”看来,这条不起眼的小巷,在和田还挺有名气。
朋友突然说:“我觉得这条巷子就像很多城市的缩影,官方名字是一个,老百姓叫的是另一个。”他这话说得挺在理的。就像北京有很多胡同,官方名称和当地人叫法经常不一样。
回到家后,我还在想这条巷子的事。有时候我们整天忙忙碌碌的,却忽略了身边这些有趣的小细节。一条小巷子的名字,能牵扯出这么多故事,真是没想到。
后来送朋友去火车站返程时,他又看了一眼那条巷子,开玩笑说:“这下我可记住了,这条和田火车站后的小巷名称还挺有来头的。”是啊,不仅他记住了,我也算长了见识。
其实想想,每个地方都有这样看似普通却藏着故事的角落。只是我们习惯了行色匆匆,很少停下来问问、看看。下次如果你也来和田火车站,不妨也往后面那条小巷看一眼,也许你也会发现什么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