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附近联系300元快捷服务
最近在邛崃本地的一些微信群和朋友圈里,时不时能看到“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这样的信息。说实话,第一次瞥见的时候,我正端着碗吃饭,手指在屏幕上划着,动作不自觉地就停住了。心里咯噔一下,这说的到底是什么服务?价格倒是标得清清楚楚,可具体内容却像蒙着层雾,叫人捉摸不透。
好奇心像小猫爪子似的轻轻挠着。我试着在几个本地生活群里翻了翻聊天记录,发现提到这个的人还不少。有人直接复制了那段“附近联系300元快捷服务”的描述,后面跟着几个偷笑的表情;也有人比较含蓄,只发了句“有需要的私聊”。看着这些欲言又止的对话,我忍不住琢磨,这恐怕不是普通的家政或跑腿服务吧?普通帮忙哪需要这么神神秘秘的。
那些若隐若现的对话
有次我鼓起勇气,点开了一个刚发完这条信息的人的头像。对话框打开又关上,反复好几次,那句“请问具体是什么服务”打了又删。倒不是真想尝试,就是纯粹想知道,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最后我还是退了出来,毕竟这种不明不白的事情,还是保持距离比较稳妥。
后来我跟朋友聊起这事,他啧了一声,摇摇头说:“这年头,什么都明码标价了。”他说上周晚上无聊,也试着搜了搜附近的人,结果好几个昵称暧昧的账号主动打招呼,开口就是“300元快捷服务”,把他给吓退了。“连句你好都省了,直接报价,这也太直接了。”朋友苦笑着说,现在的人真是越来越没耐心了,连骗局都搞得这么急吼吼的。
想想也是,如果真是正经服务,大可堂堂正正地写清楚是做什么的。这种遮遮掩掩的方式,反而让人心里不踏实。再说了,现在生活节奏快,大家都图个方便,但这种“快捷”是不是快得有点过头了?
我在想,或许每个城市都有这样游走在灰色地带的暗语。它们像城市的影子,白天看不见,夜晚才悄悄浮现。对有些人来说,这可能是谋生的方式;对另一些人来说,这可能是解压的途径。但无论怎样,安全总是第一位的。
记得老家有个亲戚说过:“便宜没好货,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代价最大。”这句话放在这里,好像特别合适。那300元背后隐藏的风险,可能远远超出这个数字能衡量的范围。
前两天又看到有人在群里发这个,下面有人回了句:“现在都这个价了吗?通货膨胀得真快啊。”发了个捂脸的表情。这话听着像是玩笑,但细想之下,确实反映了某种现实——连这种见不得光的行当,都要随着市场行情调整价格了。
说真的,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要过滤太多真真假假的消息。像“邛崃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这样的信息,最好还是留给好奇心,别轻易去触碰。毕竟网络那头坐着的是什么人,带着什么目的,谁也不知道。
夜幕降临,我关上手机,窗外是邛崃熟悉的街景。那些在虚拟世界里游荡的“附近联系300元快捷服务”,就像是城市夜晚的霓虹灯,看着绚烂,却触摸不得。也许,保持适当的好奇,同时守住该有的界限,才是现代人必备的生存智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