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城约茶上课,潞城茶道研习体验

发布时间:2025-11-02 07:57:13 来源:原创内容

周末清晨,我端着刚泡好的龙井站在窗边,手机突然弹出朋友的消息:"下午潞城约茶上课,你来不来?"茶汤的热气模糊了屏幕,却让我想起第一次听说这个活动时的好奇——茶艺课不在茶室办,偏要跑到老城区的青砖巷弄里。

穿过挂着红灯笼的窄巷,推开一扇虚掩的木门,天井里的石榴树下已经摆好了茶席。穿棉麻长裙的茶艺师正在温壶,她没急着讲解茶道仪轨,反而先让大家闻闻不同茶叶的干香。"你们都怎么泡茶?"她突然问。有人说是办公室马克杯随手一扔,有人认真摆出功夫茶具,还有个姑娘坦白:"我都是用奶茶店的茶包..."满院子的笑声惊起了屋檐下的麻雀。

在茶香里遇见旧时光

真正开始动手才发现,连握壶手势都有讲究。我学着他人的样子翘起兰花指,却把茶水洒在了茶海上。茶艺师笑着纠正:"别绷着劲儿,就像给老朋友倒酒那样自然。"当她演示如何让茶汤在舌面停留叁秒再滑入喉咙时,我居然在普洱的醇厚里尝出了樟木箱子的味道——像极了外婆衣柜里的气息。

隔壁桌的大姐不小心碰翻了闻香杯,却因此和大家聊起她童年偷喝爷爷浓茶的趣事。渐渐地,拘谨的陌生人们都打开了话匣子:留学归来的年轻人说起英式下午茶,退休教师分享收藏的紫砂壶,连门口徘徊的橘猫都凑过来蹭了蹭正在发言的女孩的脚踝。

茶艺师续水时轻声说:"你们发现没?每道茶的味道都在变。就像我们坐在这里,明明是同一个人,心境却和刚进门时不一样了。"她指着陶罐里插的枯莲蓬,"去年收的,比鲜花更有味道对不对?"有人低头看了看自己杯中的倒影。

茶席边的意外收获

第叁次注水时,话题已经从茶叶产地聊到了人生选择。那个最初说用茶包的姑娘,原来是在互联网公司加班到深夜的程序员。她说最近总在思考,除了写代码还能做什么。玩紫砂壶的大爷慢悠悠接话:"我五十岁才学茶道,之前都觉得是闲人才搞这个。"他转动着手中的小壶,"可什么是正事呢?让自己活得踏实最要紧。"

日落时分,茶席散了,大家却相约下个月再来。走出巷口时,朋友碰碰我胳膊:"看出来没?这哪是来学泡茶啊。"我回头望去,暮色中的老宅亮起暖黄的灯,木门吱呀合拢前,还飘出一缕若有若无的茶香。手机忽然震动,是茶艺师发来的消息:"你们落了一罐凤凰单丛在天井石凳上。"配图里,那只橘猫正蜷在茶罐边打盹。

后来每当我在办公室匆忙冲泡茶包时,总会想起那个充满茶香的午后。茶叶在杯中舒展的样子,像极了我们逐渐放松的姿态。或许所谓茶道,不过是找个理由让时光慢下来,让水温刚好,让相遇刚好,让那句"要不再喝一泡"的挽留,说得刚好。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