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火车站小巷子,防城港火车站附近小街道
防城港火车站小巷子,防城港火车站附近小街道
每次从防城港火车站出来,我都有个习惯,不急着去大路上拦车,反而喜欢往旁边溜达几步,拐进那片紧挨着车站的小巷子里。你说怪不怪?火车站这种地方,人来人往,行色匆匆,偏偏是这几条不起眼的小巷子,藏着另一番天地。
巷子不宽,两旁是些有些年头的矮房子。墙面斑驳,有些地方掉了漆,露出里面砖石的底色,反倒有种说不出的质朴感。阳光好的时候,光从楼与楼的缝隙里斜斜地切下来,在坑洼不平的水泥路面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空气里有种混合的味道,刚下火车的旅客身上还带着远方城市的气息,旁边小店飘来的食物香味又立刻把你拉回当下。
这儿的声音也是杂糅的。行李箱轮子碾过地面的咕噜声,和本地人用白话聊天的家常话交织在一起。有家五金店的老板正拿着工具叮叮当当修着什么,隔壁理发店里吹风机的声音嗡嗡响。和站前广场那种统一的、带着焦躁的喧闹完全不同,这里的声响是生活的,是自洽的,各响各的,却又意外地和谐。
我尤其喜欢看那些小吃店。店面都不大,有的甚至就在自家门口支个棚子,摆几张矮桌矮凳。老板娘系着围裙,在一口大锅前忙碌着,锅里翻滚着汤水,热气腾腾。卖的东西也简单,要么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猪脚粉,要么是几样现炒的本地小菜。你说它有多惊艳吧,倒也未必,但那个味道,是那种实实在在、能慰藉风尘仆仆的肠胃的味道。很多在附近做工的人,或是像我这样不愿将就吃快餐盒饭的旅客,都是这儿的常客。
再往里走,还能发现些更有趣的。可能是个开了几十年的小卖部,玻璃柜台里还摆着些现在不太常见的零食和小商品,让人恍惚间有种时光倒流的感觉。也可能是个修理铺,老师傅戴着老花镜,不紧不慢地修理着客人送来的电器,那份耐心,在讲究效率的今天显得尤为珍贵。
站在这片防城港火车站附近小街道上,常常让我有些出神。我们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乘坐着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感受着大同小异的车站广场和高楼大厦。有时候会觉得,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别,好像越来越小了。但恰恰是这些不经意的角落,这些依附在交通枢纽旁、自发形成的毛细血管,保留着一个地方最原始、最生动的生活肌理。
它们没有被刻意规划,也没有宏伟的目标,只是自然而然地生长在那里,满足着最直接、最日常的需求。它们或许有些杂乱,不够光鲜,却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每一条小巷,每一家小店,都是一个故事,讲述着普通人的营生与温情。
所以啊,下次你要是路过防城港火车站,时间不赶的话,不妨也像我一样,偏离一下主路,到旁边的巷子里转一转。你不用期待会发现什么了不得的景点,但或许,你能在某个小吃摊升腾的热气里,在某个老师傅专注的眼神中,触摸到这座海滨城市更真实、更温暖的脉搏。这种体验,远比匆匆路过要深刻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