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学生50元叁小时通话服务

发布时间:2025-11-03 04:03:34 来源:原创内容

最近在朋友圈里看到一条挺有意思的消息,说的是岑溪有个初中生,用50块钱买了整整3小时的电话服务。这事儿听着有点新鲜,现在谁还缺打电话的时间啊?

我特意找了个周末下午,跟几个邻居家长聊起这个事。李阿姨一边择菜一边说:“现在的孩子打电话还能搞出花样来?不就是抱着手机聊天嘛。”她儿子在旁边插嘴:“妈,这您就不懂了,人家这是正经的电话辅导服务。”

藏在电话里的学习帮手

原来这个“岑溪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不是什么闲聊业务,而是几个高年级学生自发组织的学习帮扶小组。他们把放学后的时间分成几个时段,用电话帮低年级同学讲解作业难题。张老师的女儿参加过两次,她说最开始也觉得不靠谱,后来发现女儿数学作业本上的红叉明显少了。

有个叫小杰的初二男生告诉我,他上周刚用这个学生50元叁小时通话服务补了物理。“比补习班划算多了,而且打电话的时候更放松,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问。”他说话时眼睛亮亮的,“最重要的是,讲解的同学用的都是我们能听懂的话,不像老师讲课那么严肃。”

我在想,这不就是我们小时候的“小老师”活动嘛,只不过现在换了个形式。用电话辅导既省去了来回奔波的时间,又在疫情期间减少了接触风险。

意想不到的成长

更让我惊讶的是,这个看似简单的通话服务,带来的改变远不止学习成绩。住在隔壁楼的王姐说,她儿子自从当了“小老师”,整个人都变得有责任心了。“以前写作业都要催叁催四,现在为了给学弟讲题,自己先把知识点吃得透透的。”

确实,那个组织这个活动的初叁学生小涛跟我说,他们最开始就是几个同学互相讲题,后来问的人多了,才想到收点话费钱。“50块钱刚好够我们买参考书和打印资料。”他说这话时有点不好意思,“其实挣不了什么钱,就是觉得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也在进步。”

这种学生50元叁小时通话服务最打动人心的,是那份同龄人之间的理解。有个初一女生说,有次她因为考试成绩不好特别难过,电话那头的高年级学姐不仅讲了题目,还分享了自己曾经同样的经历。“那种被理解的感觉,比单纯学会一道题更珍贵。”

当然,这事儿也不是一帆风顺。刚开始有家长担心影响孩子视力,还有的觉得电话里讲题效果不好。后来几个参与的家庭把孩子的进步晒在家长群里,质疑的声音才渐渐少了。

现在想想,这个岑溪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的事儿,给我们提了个醒:有时候最好的帮助,未必来自高高在上的专家,而是身边那些刚刚走过同样道路的人。他们记得哪里容易绊倒,知道用什么姿势爬起来最省力。

晚上散步时碰到社区主任,他说正在考虑要不要给这些孩子提供个固定场所。我倒是觉得,有时候保留点距离反而更好。就像现在这样,一个电话,连着两颗想要共同进步的心,简单,却足够温暖。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