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火车站附近站街,车站旁街景
巴彦淖尔火车站附近站街
火车一声长鸣,把我从颠簸的睡梦中拽醒。揉了揉眼睛,窗外已是巴彦淖尔的地界。拖着有点发麻的腿走下火车,一股混合着尘土和远方草场气息的风扑面而来,人一下子就清醒了。出站口人潮涌动,吆喝声、拉客声此起彼伏,我定了定神,没跟着人群去挤公交,反而想着先在附近溜达溜达,看看这巴彦淖尔火车站附近站街的景象。
说是站街,其实不是什么繁华的商业步行街,就是火车站前头那条挺宽的马路人行道。路不算新,地砖有些地方翘了角,留着岁月和风雨的痕迹。路两旁种着的树,倒是挺拔,枝叶在风里哗啦啦地响,给这满是行色匆匆的地方添了几分难得的阴凉。我看着那些树,心里琢磨,它们每天得看见多少人啊,来的,走的,笑的,愁的。
路边上,小店一个挨着一个。最多的是小饭馆,玻璃门上蒙着一层薄薄的油雾,里面透出暖黄色的光。拉面馆的师傅正在案板前甩着面团,那面团在他手里听话地变长、飞舞;卖稍麦的蒸笼摞得老高,白色的蒸汽带着肉香一个劲儿地往外冒,勾得人肚子直叫。还有那些小卖部,门口挂着五颜六色的饮料瓶子,卖着泡面、火腿肠和本地的一些奶制品,都是旅人路上最实在的补给。这些小店,就这么不声不响地守着这片车站旁街景,成了许多人对于这座城市最初,或者最后的记忆片段。
往前走几步,能看到一些等活儿的出租车司机。他们叁叁两两地靠在车边,有的抽烟,有的闲聊,眼睛却不时扫着出站的人流。看到一个像我这样拖着行李、面露茫然的,便会有人凑过来,用带着浓重本地口音的普通话问一句:“兄弟,去哪?走不走?”你若是摇头,他们也不纠缠,又慢悠悠地退回去,继续他们的等待。这种节奏,不快,但也透着一种生活的迫切。
再远些,街角空地上,有几个摆地摊的。卖的是些水果,苹果、梨子,还有我叫不上名的本地果子,看着就新鲜。摊主是位脸色黝黑的大姐,也不怎么吆喝,就坐在小马扎上,安静地看着来往的人。有个显然是刚下火车的姑娘,蹲在那儿挑挑拣拣,和大姐聊着价钱。那一刻,火车轮的轰鸣好像远去了,只剩下这日常的、充满烟火气的讨价还价声。这朴素的交易,也是巴彦淖尔火车站附近站街上最生动的一笔。
我站在那儿看了好久。这条街,它不像大城市的车站那样,充满了一种冰冷的效率感。它更嘈杂,也更温暖;更凌乱,却也更有生命力。它就像这座城市的一个缩影,不加修饰地把最真实的一面摊开给你看。南来北往的人在这里交汇,又匆匆奔向各自的目的地。他们的故事,或许短暂地重迭在这条街上,留下一些模糊的影子,然后又随风散去。
夕阳开始西沉,给整条街镀上了一层金红色。小饭馆里的灯光显得更暖了,拉客司机的身影也被拉得老长。我深吸了一口气,空气里有食物的香气,有尘土味,还有一种说不清的、独属于旅途的味道。该走了,我拎起行李,融入了这片车站旁街景之中,成了又一个移动的影子。这条街还在那里,迎来,送往,日复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