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泄火的小巷子,白城小巷的消暑时光

发布时间:2025-11-03 09:07:49 来源:原创内容

白城泄火的小巷子

说起白城的老巷子,这些年变化挺大的。去年夏天特别闷热,有天傍晚我实在受不了空调房的干燥,就溜达着往老城区走。拐进那条叫"泄火巷"的窄道时,突然感觉整个人都舒坦了——青石板路面上洒过水,空气里有股潮湿的苔藓味儿,两边院墙探出石榴树枝,正好给巷子搭了个天然凉棚。

巷口吴奶奶正坐在竹椅上摇蒲扇,她在这住了六十多年。"早些年啊,这巷子住着个老中医,"她指着巷子深处告诉我,"夏天总熬些凉茶分给邻居,慢慢大家就把这儿叫泄火巷了。"现在老中医的院子改成了小茶馆,但每年叁伏天还是会照例煮些菊花茶放在门口,过路的人都能接一杯。这种老习惯就这么传下来了,挺暖心的。

往巷子深处走,温度好像又降了两叁度。有个光膀子的大爷正在门口用小煤炉熬绿豆汤,砂锅里咕嘟咕嘟响着。他笑着说这是他们家的老方子,非得用陶锅慢火熬上两钟头,绿豆才够酥烂。"现在年轻人图省事,都买现成的饮料,"他摇摇头,"其实啊,有些老法子解暑最管用。"

巷子尾有口老井,几个孩子正围着打水玩。井水冰得扎手,他们把西瓜吊下去浸着。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告诉我,这是她爸爸小时候常玩的游戏。井台边的石栏被磨得发亮,留下好多代人的手印。站在那儿能听见各家的动静——电视声、炒菜声、谁家孩子在练琴,这些声音混在一起,反而让巷子显得更安静了。

天色暗下来时,巷子里的人多起来了。下班回来的中年人推着电动车慢慢走,在巷口买块冰镇豆腐带回家;几个老街坊凑在路灯下象棋,旁边放着大茶缸;二楼有人把竹床搬到窗边,准备夜里睡在迎风口。这条巷子像活过来了,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寻找凉意。

我忽然想起吴奶奶说的话:"现在到处都有空调,可人反倒更怕热了。"也许这条巷子让人留恋的,不光是那份阴凉,还有那种慢慢消暑的耐心。就像那锅需要慢熬的绿豆汤,有些舒服是急不来的。

离开时又路过老茶馆,店主正在门口支投影仪,说是今晚要放露天电影。幕布挂在斑驳的砖墙上,陆续有人拎着小板凳过来。我想,这条巷子的傍晚还长着呢,它的故事也像那些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温润,继续承载着新的记忆。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