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学生品茶喝茶上课,学生课堂茶韵体验学习
建瓯一中的教室飘着淡淡的茶香,这可不是什么新开的奶茶店,而是他们的日常课堂。你可能会觉得奇怪,学生上课不都应该规规矩矩地坐着听讲吗?怎么还喝上茶了?
我第一次听说这事也挺纳闷的。那天路过教学楼,看见几个学生正围着茶具忙活,还以为是在搞什么课外活动。走近一看,他们居然在上语文课!老师一边讲着陆羽的《茶经》,学生们一边学着泡茶的手法,那专注劲儿,比做数学题还认真。
茶香里的文化课
“我们这儿的建瓯学生品茶喝茶上课,可不是装样子。”教语文的李老师笑着告诉我。他随手拿起一个建瓯产的北苑茶杯,“你看,讲宋代文学的时候,我们就会用本地茶叶来示范点茶工艺。学生们亲手体验过,才能明白为什么古人会说‘茶墨俱香’。”
坐在前排的小林同学给我倒了杯茶。她手法很熟练,温杯、投茶、冲泡,每个步骤都像模像样。“以前背古诗文总觉得隔着一层,”她说,“现在不一样了。就像学到‘寒夜客来茶当酒’这句时,我们正好在教室里围炉煮茶,那种温暖的感觉一下子就记住了。”
说来也怪,自从课堂飘起茶香,学生们的注意力反而更集中了。可能是茶香让人静心,也可能是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更有趣。反正打瞌睡的少了,主动发言的多了。
不止是喝茶那么简单
这种学生课堂茶韵体验学习可不局限于语文课。历史老师会带着学生研究建瓯北苑贡茶的历史,地理课上要分析茶叶生长的土壤气候,就连生物课都能用茶叶来讲植物学知识。一堂茶课,把好多学科都串起来了。
“我最喜欢茶艺课上的数学题!”初二的王同学兴奋地说。原来,他们的数学老师会用分茶、斟茶来讲解比例问题。“要把一壶茶均匀分给六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杯子大小还不一样,这比课本上的例题有意思多了。”
教导主任跟我说,刚开始推行这个教学模式时,也有家长担心会影响学习。后来发现,孩子们不仅成绩没下降,反而更爱来学校了。“有个学生以前总是迟到,现在为了能赶上早读课的茶会,天天提前到校。”
窗外飘着细雨,教室里茶香袅袅。几个学生正在为明天的茶文化展示做准备,他们要把建瓯的凤凰单丛茶介绍给来访的兄弟学校。看着他们认真讨论的样子,我突然觉得,这样的课堂,泡出来的不只是茶的滋味,更是学习的真谛。
或许教育的本质就是这样,不在于往脑袋里塞多少知识,而在于点燃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当建瓯的茶香飘进课堂,当古老的文化在年轻的手中传承,学习就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这杯茶,品的是文化,学的是人生,这样的课堂,谁不喜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