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同城饮茶,江城品茗同城茶聚

发布时间:2025-11-04 11:13:18 来源:原创内容

最近总听朋友念叨“吉林市同城饮茶”这事儿,起初没太在意,直到上周被硬拉去参加一场茶聚,才发现咱们江城人喝茶的劲儿头可一点不输给南方人。

茶香里的江城温度

那场茶会选在松花江边的老巷子里,青瓦房檐下摆着七八张藤编茶桌。穿棉麻衫的茶艺师不紧不慢地烫着盖碗,旁边大姐操着东北腔招呼:“大兄弟别拘束啊,咱这儿就跟家里一样!”顿时把距离感打消了半。白瓷杯里碧螺春打着转儿,氤氲的水汽混着松花江的风,竟意外地和谐。

坐在对面的退休教师老张掏出随身带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各地茶叶特点。“您说怪不怪?”他推推眼镜,“以前觉得喝茶是老干部的讲究,现在发现年轻人比咱们还会玩。”确实,旁边那桌“90后”姑娘们正互相拍着短视频,案上紫砂壶旁还摆着新款手机,传统与现代在这儿碰撞得自然而然。

茶过叁巡,生普的回甘还在舌尖打转,突然理解为什么江城品茗同城茶聚能悄然兴起。或许不单为那口茶汤,更多是贪恋这种围坐闲话的温热。现代人住在对门都不一定认识,反倒借着喝茶由头,能看见彼此眼睛里真实的光亮。

组织者小吴给我添了道凤凰单丛,随口说起创办理念:“咱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仪式感,就像邻居串门似的。”他指着墙边自助茶台,“连00后小伙儿都能来露一手茶艺,上次还有个程序员带着础滨茶叶鉴别程序来展示,把大伙儿乐得前仰后合。”

窗外江船鸣笛声隐约传来,手心里茶杯温度正好。忽然想起哪位茶人说过,茶聚最妙的是创造了个“第叁空间”——不是职场也不是家庭,就是个让人卸下身份的喘息处。看着满屋子素不相识的人因为一杯茶聊得热火朝天,忽然觉得这座北方江城,原来藏着这么多有趣的灵魂。

临走时茶艺师正在教大家辨识春茶秋茶的区别,几个年轻人凑在茶则前认真比较。暮色里走出巷口,回头望见灯笼下那方明亮的窗,突然觉得“吉林市同城饮茶”这事儿,大概会像江面的涟漪,慢慢漾开更多的相遇。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