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附近300块钱的爱情,附近300元的情感邂逅
那天下着小雨,我坐在临汾老城区的一家茶馆里等人。隔壁桌两个中年人的闲聊飘进耳朵:“现在这世道,叁百块能干啥?也就够请人吃顿饭。”另一个人笑了:“在临汾附近,叁百块钱说不定能遇见爱情呢。”
这话听着像玩笑,可我忽然想起表哥的经历。他在尧都区一家机械厂上班,去年冬天通过微信认识了附近县城的姑娘小雯。两人第一次见面,表哥全身上下就带了叁百块。他后来告诉我,当时心想,要是对方看不上他,这钱就当自己吃顿好的。
没想到小雯选了个街边面馆,两碗刀削面加一碟花生米,总共花了不到五十。剩下的钱,他们去广场看了场露天电影,又买了糖葫芦边走边吃。表哥说那天特别冷,但小雯笑起来的时候,他觉得整个冬天都暖和了。
现在他们结婚了,婚纱照就是在那个广场拍的。表哥总说,他们的感情就像那碗刀削面,朴实,但管饱。
另一个叁百块的故事
城东有家修车铺,老板大刘和我熟。有次我去换轮胎,看见他盯着手机傻笑。问起来,他给我讲了这么个事。
上个月有个姑娘来补胎,电动车胎被扎了。大刘检查完说小问题,用胶条补一下就行。姑娘问多少钱,大刘看她穿着朴素,就说十块。其实正常要收二十的。
第二天姑娘又来了,买了杯奶茶放在工具箱上:“昨天你少收我钱了吧?” 大刘这才知道,姑娘在奶茶店打工,最懂行情。推辞不过,他收下奶茶,姑娘的电动车却一直没修好——其实是他偷偷放了些气。
就这样,姑娘连续来了五天,每天都有新理由:今天刹车松,明天车灯不亮。第五天,大刘终于鼓起勇气,用那杯奶茶的钱当了借口:“我请你喝杯真的吧?”
现在?那姑娘成了修车铺的常客,不过不是来修车,是来送午饭的。大刘给我算账:第一天少收的十块,加上后来买奶茶的十五,总共投资二十五,换来天天有人关心吃饭。他说这是这辈子最划算的买卖。
我问他为什么是叁百块这个数。他笑了:“修车这行当,换个电机差不多就这个价。但感情这事儿吧,有时候真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
想想也是,在临汾这样的地方,很多人一个月挣四五千。叁百块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它刚好卡在某个微妙的点上——不够你摆阔,但足够表达心意;不至于让人负担太重,又比随口说说来得实在。
就像我认识的一个送外卖的小哥,他女朋友生日时,他用叁百块做了件事:花八十买了束花,一百二买了条围巾,剩下的一百,他请隔壁大娘教他做了碗长寿面。他说,女朋友抱着那碗面哭了,说比任何礼物都珍贵。
这些发生在临汾附近的感情故事,似乎都在印证着什么。当大家都习惯用价格衡量一切时,还有人愿意用最朴素的方式,对待最珍贵的情感。
雨停了,我走出茶馆。手机响了,是在临汾认识的朋友发来的消息:“周末聚聚?老地方,人均大概叁百。”我回复得快:“好啊,这次我请。”心里想着,也许该多出来走走了,谁知道呢,说不定在某个寻常的午后,也能遇见属于我的那份简单却真挚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