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水磨工作室喝茶,雅致茶室水磨时光
贵阳的朋友总爱开玩笑说,我们这儿有两张名片——一张是凉爽的天气,另一张嘛,就是藏在巷子深处的茶室。上周末被老同学拉着去了家特别的地方,名字挺有意思,叫"水磨工作室"。刚开始还以为是做手工艺的作坊,推开门才发现别有洞天。
木质窗棂透进柔和的阳光,空气里飘着淡淡的茶香。老板是个穿着棉麻衬衫的年轻人,正不紧不慢地冲洗茶具。看见我们进来,他抬头笑了笑:"坐,水刚开。"
水磨时光慢慢来
老板递来茶杯时,我注意到他手腕上沾着些青石粉末。"这是刚从水磨上取下的茶,"他解释道,"我们坚持用传统石磨研磨部分工序,虽然费时,但能让茶汤更醇厚。"
呷了一口琥珀色的茶汤,确实和往常喝的不太一样。口感特别顺滑,回甘也持久。老同学在旁边打趣:"在这儿喝茶急不得,得像水磨一样,一圈一圈慢慢转。"
这话让我想起小时候外婆家的石磨。每天清晨,她推磨的吱呀声就是我的闹钟。现在生活节奏快了,反倒怀念那种慢悠悠的踏实感。
窗外忽然下起细雨,雨点打在青瓦上发出清脆的声响。老板起身关了小半扇窗,回头说:"雨天喝茶最舒服,你们今天来得巧。"
茶香里的匠心
趁着泡第二道茶的工夫,我好奇地问起"工作室"这个称呼的由来。老板擦着手说:"其实每道工序都像在创作。比如水温差一度,浸泡时间差十秒,出来的味道就完全不同。"
他取来个小石磨现场演示。看着茶叶在石磨间缓缓流转,我突然明白了。这里不只是在泡茶,更像在完成一件作品。难怪叫贵阳水磨工作室喝茶,确实名不虚传。
邻座坐着位常客,他接话道:"我每周都来,就喜欢看他们侍茶的样子。现在到处都在求快,能找到个让你安心发呆的地方不容易。"
确实,在这里时间仿佛被拉长了。手机调了静音,茶香袅袅中,连说话声都轻了许多。
第叁泡茶入口时,雨刚好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院里的青石板上,泛起温润的光泽。老板又续了热水,说这泡茶正是最佳状态。
老同学碰碰我胳膊:"怎么样,比窝在家里刷手机强吧?"我笑着点头。在这方雅致茶室水磨时光里,找回了久违的平静。或许生活本该如此,留些空白,才能装进更重要的东西。
临走时买了包茶叶,老板细心包好,还附了张手写的小卡片。推门出去,晚风带着清新的泥土味。回头望望亮着暖灯的茶室,心里盘算着下次要带父亲一起来。他最爱喝茶,应该会喜欢这个能让人静下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