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泄火的小巷子,钦州舒心的小巷去处
老街转角有暖光
那天下午心里头闷得慌,骑着电动车在钦州的老城区漫无目的地转悠。拐进一条不显眼的小巷,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墙头探出几枝叁角梅。巷子不深,尽头有家旧民居改成的糖水铺,冒出丝丝甜香。
老板娘端着绿豆沙走过来时说:“这条巷子啊,太阳落山时最好看。”她指着西边,“光从屋檐斜着洒进来,整条路都是金黄的。”我舀起一勺绿豆沙,清凉顺着喉咙滑下,心里的烦躁竟散了大半。
后来我常来这条钦州泄火的小巷子。它没有什么特别,就是寻常人家过日子的小街。但正是这种寻常,让人特别安心。修单车的老伯总是哼着粤剧,杂货店的猫永远在打盹,晾晒的衣物在风里轻轻摆动——这些琐碎的日常,像温柔的溪流,慢慢带走心里的疙瘩。
时光在这里慢下来
巷子中段有棵大榕树,树下几张石凳磨得光滑。每天下午,总有几个老人在那里下棋。我偶尔也坐在旁边看一会儿,听着“将军”的喊声和随之而来的笑声。时间在这里变得不一样了,手机里的消息、工作的压力,好像都暂时失去了重量。
杂货店的阿姐认得我了,每次去买水都会多聊两句。“年轻人别总皱着眉头,”她说,“来,请你吃颗糖。”那种带着钦州口音的普通话,有种说不出的亲切。她的店小小的,货架上东西不多,却整整齐齐,透着过日子的人才懂的讲究。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恰恰构成了钦州舒心的小巷去处最打动人的地方。它不是刻意营造的景点,而是生活本身——有温度,有呼吸,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还活着,还能被简单的事物打动。
深秋的某天,我坐在糖水铺门口,看着夕阳把整条巷子染成橘色。一个想法突然冒出来:也许我们寻找的平静,从来不在远方,就藏在这些寻常巷陌里。它们像城市的毛细血管,输送着最本真的生活养分。
现在每次路过那条钦州泄火的小巷子,我都会放慢车速。不一定每次都会进去,但知道它在那里,心里就多了份踏实。城市的喧嚣依旧,但你知道有个地方,可以让你喘口气,可以让你记起生活原本该有的样子。
巷子还是那条巷子,变化的是走进巷子时的心情。从最初的偶然闯入,到现在的刻意停留,这条不起眼的小巷已经成了我在钦州最依恋的角落之一。它教会我,再忙的日子,也要留点时间给自己,找个能让心静下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