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女大学生的精油按摩,大理女学生芳疗推拿体验
坐在洱海边的小院里,能闻到空气中飘着若有似无的花香。隔壁传来木门开合的声响,扎着马尾辫的姑娘提着帆布包匆匆走过,包上挂着的扎染娃娃随着她的脚步轻轻晃荡。这就是大理古城的日常,总有些年轻面孔带着梦想在这里停驻。
说起大理女大学生的精油按摩,倒让我想起前阵子认识的林溪。这个云南艺术学院大叁的姑娘,在人民路租了间小铺面,做起了芳疗推拿的营生。她说最初就是喜欢植物香气,后来跟着白族阿嬷学了点草药知识,又报了线上课程系统学习芳疗。
从学生到创业者的转变
“最开始可难了,”林溪边整理着工作台上的精油瓶边说,“客人进门看见我这学生模样,总带着怀疑的眼神。”她说话时手上不停,把薰衣草、茶树、柠檬草这些精油分门别类放好。“后来我想通了,得把学生身份变成优势。”
她在每个客人的护理前都会细致询问:最近睡得好吗?肩膀是不是特别僵?然后用大学生特有的耐心慢慢解释不同精油的效用。渐渐地,熟客多了起来,有些阿姨甚至成了她的忠实顾客,每周准时来找她做芳疗推拿。
工作台角落摆着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配方。“迷迭香加甜橙适合久坐的上班族,洋甘菊配檀香对失眠特别有效...”说起这些,她的眼睛就亮了起来。谁能想到这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姑娘,已经摸索出二十多种独家配方。
当传统遇见青春
有意思的是,林溪的芳疗推拿并不完全照搬西方那套。她会在按摩时加入白族传统的按压手法,还会根据客人情况搭配不同的本地草药。“苍山采的艾叶,配上保山的玫瑰,效果出奇的好。”她说这话时透着几分得意,像是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秘密。
来她这里的客人形形色色——有逛累的游客,有写不出论文的研究生,还有刚结束古城拍摄的摄影师。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个从北京来的编剧,说是肩颈僵硬得没法工作。叁次芳疗推拿后,那人特意来道谢,说现在每天能写八千字。
傍晚时分,林溪会搬个小板凳坐在店门口,就着夕阳的余晖复习功课。有时她会自嘲:“同学都在准备考研考公,我却在捣鼓这些瓶瓶罐罐。”但看着她那间总是飘着淡淡香气的小店,谁都能感觉到她是真的乐在其中。
古城暮色渐浓,又一位客人推开那扇挂着风铃的木门。林溪站起身,利落地系好围裙,准备好开始新一次的芳疗推拿。工作台上的精油在暖黄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就像这个大理女学生的创业梦,简单,却透着让人安心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