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学生兼职通话叁小时百元
最近刷手机的时候,看到这么个事儿:大冶有个初中生,说是花一百块钱就能陪人打电话叁小时。这事儿听着挺新鲜哈,我寻思现在学生兼职的路子都这么野了吗?
隔壁张阿姨家闺女小雯正好在读初二,聊天时提起这个。她一边转着笔一边说:“我们班同学群里前几天还在传这个呢!有人说就是陪聊聊作业,也有人说是帮忙练英语口语。”小姑娘歪着头想了想,“不过大家都觉得能想到这招的人挺厉害的,毕竟现在谁还愿意花钱打电话啊?”
这电话到底怎么打的?
我琢磨着,这一百块叁小时,平均下来一小时叁十叁块多,比很多大学生家教便宜多了。关键是,现在的小孩儿宁愿发几十条语音都不乐意打电话,怎么还有人专门花钱找人聊天呢?
后来辗转联系到做过这个的小林同学,他刚上初叁,说话还带着点儿变声期的沙哑:“最开始就是有个学长在贴吧发帖,说可以提供学习陪伴服务。没想到真有人来找,后来就发展成固定业务了。”他嘿嘿一笑,“最长的客户是个外地的大学生,每周固定打两次电话,就是让我监督他写论文。”
小林说这话时挺自豪的,他说用这个学生兼职通话叁小时百元的服务,自己攒钱买了套心心念念的《叁体》全集。“爸妈不让买闲书,我就自己挣呗。反正周末闲着也是闲着。”
不过这活儿也不轻松。有次遇到个特别能聊的阿姨,整整叁小时都在听她讲自家孩子多么不听话。“挂电话后我嗓子都哑了,赶紧灌了两杯蜂蜜水。”小林说着摸了摸喉咙,表情有点哭笑不得。
家长和老师怎么看?
这事儿传到学校老师耳朵里,反应各不相同。班主任王老师推了推眼镜:“不耽误学习的前提下,锻炼下沟通能力也不是坏事。但得注意安全,不能什么人都接。”
倒是不少家长挺支持。李女士的儿子也做过几单,她说:“总比抱着手机打游戏强吧?至少得组织语言,得听明白对方说什么,这锻炼的是实打实的交流能力。”
不过也有反对的声音。赵先生就坚决不让闺女参与:“现在社会上什么人都有,小孩子哪分辨得出来?万一遇到骗子怎么办?”
确实,安全问题是个坎儿。听说后来那几个常做这个的学生都学精了,会先问清楚对方要聊什么话题,太私人的一律不接。而且通话内容都尽量选在学习相关的话题上。
有意思的是,这个学生兼职通话叁小时百元的服务,最近还衍生出了新花样。有个初二的女生专门提供“陪背课文”服务,据说生意特别好。“我一边背她听着,错了就纠正,客户说比自个儿背效率高多了。”她说话时眼睛亮晶晶的,显然很满意自己这个创意。
我在想啊,现在这些孩子真是把互联网玩明白了。我们那会儿顶多也就是偷偷去网吧,现在的小孩已经能用手机发掘商机了。不过说真的,这种大冶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的现象,倒也不是不能理解——既解决了零花钱问题,又没耽误正事儿,还能顺便练练口才,一举多得。
当然啦,任何事情都得有个度。要是为了赚这一百块耽误了学习,或者影响到正常休息,那可就本末倒置了。好在跟我聊过的几个孩子都挺有数,都说就是周末做一两单,平时该学习学习,该写作业写作业。
话说回来,这种学生兼职通话叁小时百元的模式能持续多久还真不好说。毕竟新鲜劲儿过了,市场需求会不会减少?但至少现在,这些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在课本之外找到了另一种成长的可能。这不,马上期中考试了,小林说他最近暂停接单,得专心复习。“等考完了再说,钱可以慢慢赚,学习可不能落下。”他这话说得,比他实际年龄成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