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约茶上课,当阳茶约学艺
周末清晨,当阳古街飘着若有若无的茶香。我推开花木掩映的玻璃门,看见陶老师正在给紫砂壶淋水,水汽在晨光里织成薄纱。"来得正好,"她头也不抬,"这泡凤凰单丛刚醒好。"
我们围坐在老榆木茶桌前,陶老师用茶拨轻轻拨动茶叶:"很多人以为喝茶就是解渴,其实每一道工序都在教我们东西。你看这温杯烫盏,不就像给心田先浇一层暖意?"她手腕轻转,琥珀色的茶汤划出优美弧线,在品茗杯里漾开涟漪。我忽然觉得,这哪是普通茶艺课,分明是用茶水在写诗。
茶席上的意外收获
第叁次当阳约茶上课时,陶老师让我们练习高冲低斟。同座的李姐总是手抖,水花溅得满桌都是。她懊恼地放下壶:"我这笨手,怕是学不会了。"陶老师却笑着指向窗外的香樟树:"你看那新发的嫩芽,哪个不是颤巍巍的?"她重新注水,带着李姐的手腕慢慢画圈,"茶道不追求完美,要的是这份从容。"
那个下午,我们喝懂了一件事——所谓的当阳茶约学艺,学的从来不只是技术。就像陶老师常说的,茶遇水舍身而成饮,这里面藏着多少取舍的智慧。当茶叶在壶中舒展,我们也在慢慢打开自己。
最近这次课程,陶老师搬出珍藏的民国盖碗。有个男生不小心碰倒了茶海,惊慌地连声道歉。谁知老师竟抚掌而笑:"好兆头!古话说‘碎碎平安’,这是茶在提醒我们别太紧绷。"她顺手用洒出的水在桌上画了朵兰花,"你们看,意外也能变成意境。"
现在每次走在当阳古街的石板路上,我都会想起陶老师泡茶时专注的神情。她总说茶如人生,浮沉都是滋味。那些在茶香中品出的道理,比任何书本上的教导都来得真切。也许这就是当阳约茶上课最迷人的地方——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侍弄茶具,更学会了如何安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