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山品茶海选工作室,阿尔山茶叶评选活动组
阿尔山的清晨总是带着几分清冽,推开木窗,山间雾气正慢悠悠地散开。这时候烧水泡茶最合适不过了,茶香能顺着风飘出好远。就在这样寻常的早晨,阿尔山品茶海选工作室的成员们已经围坐在长桌前,桌上摆着十几只白瓷杯——新一批茶叶的评选正要开始。
穿着靛蓝布衣的李师傅是工作室的老人了,他捻起一撮茶叶在掌心摊开,低头闻了闻:“这批茶青采得正好,你们摸摸这叶片,还带着露水的润劲儿。”旁边年轻些的小张凑过来看,忍不住感叹:“每回来参加阿尔山茶叶评选活动组的工作,都能学到新门道。原来光看叶形就能猜出七八分滋味。”
茶叶里的山魂水魄
其实品茶哪里只是喝茶汤呢?李师傅常说,茶叶就像山里长大的孩子,带着这片水土的脾气。阿尔山的土是偏酸性的红壤,雨水又足,长出来的茶总带着特有的甘醇。他们这个阿尔山品茶海选工作室成立五年,把周边十几个村寨的茶都尝遍了,就是要把这种独一无二的味道找出来。
记得去年深秋,他们在北坡发现了一片野茶林。那天的情形现在想来还很有意思——大家踩着湿滑的落叶往上爬,突然就在岩石缝里看见了几株老茶树。采回来的茶叶制好后,带着松针和野兰草的香气,成了那年评选的黑马。
现在工作室的评选越来越规范了,每个月第二个周日,阿尔山茶叶评选活动组都会在镇上的老茶坊公开评茶。附近茶农都会带着自家新茶来,等着那只贴着编号的白瓷杯轮到自己眼前。有时候为了要不要给某个茶打高分,几个老师傅能争论半个时辰,那场面,比年轻人讨论足球还热闹。
说来也怪,同样是在阿尔山,南坡和北坡的茶味道就不太一样。阳面的茶香气高扬,像山里爽朗的姑娘;阴面的茶回味悠长,像读过书的先生。这都是工作室里大家边品茶边琢磨出来的,这些话在茶经上可找不到。
最近他们在试一个新法子——把不同寨子的茶拼配。这可不容易,就像让不同性格的人在一起工作,得慢慢调和。有时候试喝到舌头都麻了,就得停下来,出门看看远山。山雾缭绕的时候,反而能想通刚才没想明白的茶理。
镇上老茶客现在都认准了工作室评选出来的茶,说这比看电视上的茶叶广告实在多了。毕竟每片叶子都是大家亲眼看过、亲手摸过、亲口尝过的,这份踏实,装在茶罐里,也泡在茶汤里。
窗外的日头渐渐高了,茶香还在屋里绕着。桌上的白瓷杯轮转着,偶尔有人在本子上记两笔,偶尔有人低声交换意见。这样的日子,就像一杯好茶,初饮平淡,再品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