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蚕蚕附近人约的优缺点,南京微信附近人约的利弊
最近和朋友聊天,说起在南京用蚕蚕附近的人功能约见面的事儿,大家都挺有感触。这功能确实方便,动动手指就能找到附近聊天的人,但用久了也发现不少让人头疼的地方。
先说优点吧。在南京这样的大城市,蚕蚕附近的人就像个随时在线的社交地图。刚搬来南京那会儿,人生地不熟的,周末想找个饭搭子,打开这个功能,真能认识些住在附近的朋友。有次在下马坊地铁站附近,就约到几个同样喜欢爬紫金山的驴友,现在我们还经常组团去爬山。这种即时性,确实是传统社交方式比不了的。
藏在便捷背后的烦恼
不过啊,用着用着就发现问题了。最让人不放心的就是真实性。记得有次在新街口约见面,对方资料写着25岁,结果来了个看着快四十岁的大叔。这种经历不少人都遇到过,照片和真人差距大还算小事,更担心遇到骗子。现在网络诈骗这么多,每次见面都得提着心眼。
另外就是信息骚扰的问题。特别是女生朋友反映,只要上线就会收到各种莫名其妙的搭讪,有些言语还特别露骨。有个在江宁大学城读书的学妹就说,她现在都不敢轻易通过附近的人加好友了。
说到南京微信附近的人,情况也差不多。微信因为实名程度高些,感觉上稍微靠谱点。在河西万达那边用微信附近的人约过两次桌游,对方确实都是实名认证的。但微信有个麻烦,就是太容易暴露个人生活了。朋友圈动不动就被陌生人翻个底朝天,后来我都得特意设置权限。
其实不管是蚕蚕还是微信,这种基于位置的社交功能都挺矛盾的。既想认识新朋友,又担心安全问题;既享受即时约见的便利,又讨厌被骚扰的困扰。我现在基本上都是先在线上聊段时间,觉得靠谱了再约在德基广场这类人多的地方见面。
有次在夫子庙附近用微信约了个摄影爱好者,我们约在老门东的星巴克,各自带着相机边喝咖啡边聊天,倒是挺愉快的。但这种正面经历确实需要运气,不是每次都能遇到志趣相投的人。
说到底,在南京这样快节奏的城市里,线上约见已经成为不少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关键是要懂得保护自己,别太轻易相信陌生人。见面地点选在公共场所,时间最好安排在白天,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注意事项。
现在我和朋友们达成的共识是:这些功能可以用,但不能依赖;能交到朋友是幸运,遇不到也别失望。毕竟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共同爱好或朋友介绍认识的人,往往更值得深交。网络只是个工具,怎么用还得看自己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