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约附近学生100一次,永安学生约100一回
最近在朋友圈里总刷到“永安约附近学生100一次”这样的消息,刚开始还以为是家教或者兼职广告,后来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那天在便利店买饮料,正好听见两个穿校服的男生在聊天。高个儿男生边刷手机边嘟囔:“这‘永安学生约100一回’的群组天天有人发单,比送外卖来钱快多了。”旁边戴眼镜的男生赶紧拽他袖子:“小声点,你忘了隔壁班那谁被处分的事了?”
我结账时特意慢吞吞地数零钱,其实耳朵竖得老高。原来他们说的是代写作业的生意,难怪价格定得这么精准。100块说多不多,刚好是学生能承受的范围;说少不少,抵得上发两天传单的工钱。
回家路上我特意绕到永安中学后门,果然在公告栏角落看到几张手写小广告。“急需化学卷子代写,永安约附近学生100一次,保证字迹相似”,最后还用荧光笔标注“急单加价20”。
想起我们读书那会儿,最多互相抄抄作业,现在居然发展成明码标价的产业链了。隔壁买菜的王阿姨上周末还抱怨,她闺女最近零花钱总不够用,该不会也...
第二天路过社区服务中心,正好碰到德育主任在发传单。他拉着我说了半天,现在有些学生靠着“永安学生约100一回”这种暗号接单,老师查聊天记录都抓不到把柄。有个初叁男生靠这个月入叁千,最后连自己的作业都花钱请人写。
说来也巧,上周表妹来我家写作业时手机响个不停。她躲到阳台接电话,我隐约听见“英语作文加钱”、“保证正确率”之类的词。等她回来,我故意说现在代写作业都成产业了,她立刻眉飞色舞地接话:“那可不,我们班有人专接理科单,永安约附近学生100一次,月销量上百单呢!”
说完她才意识到说漏嘴,赶紧低头划拉作业本。那个瞬间我突然明白,为什么班主任总说现在批改的作业像流水线产物——字迹工整得毫无灵魂,连错别字都错得整齐划一。
昨晚遛狗时遇到当心理医生的邻居,她说最近接诊了好几个买作业成瘾的学生。有个高二女生最初只是买数学作业,后来发展到所有科目都找代写,理由是“大家都这样”。最讽刺的是,这姑娘的微信钱包里还存着靠代写赚的两千块,她说这叫“资源互换”。
今天清晨去公园跑步,看见几个中学生模样的孩子坐在长椅上奋笔疾书。走近才发现是在赶工代写订单,那个穿连帽衫的男孩边写边抱怨:“这单永安学生约100一回的太亏了,要仿写家长签名还得附赠错题分析...”
晨光里那些稚嫩却精明侧脸,让人莫名想起菜市场讨价还价的小贩。或许他们早早参透了生活的某种真相,只是用错了地方。树梢有麻雀蹦跳着啄食面包屑,而少年们正在用钢笔尖兑换着看似轻松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