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陆附近300块钱的爱情,安陆叁百元的感情故事
巷子口的牛肉面馆冒着热气,老板娘把找零的叁张百元钞票塞进围裙口袋时,我忽然想起老陈说过的话。他说在安陆,叁百块钱能买到的不仅是叁十碗牛肉面,有时候还能买到爱情。
这话是去年冬天在老汽车站旁的小旅馆里,他裹着褪色的军大衣对我说的。当时他刚送走一个湖南来的女人,女人临走前把枕头下压得平整的叁百块钱对折两次,小心地塞进他衬衫口袋。窗外飘着细雪,他盯着天花板说:“她们来的时候带着故事,走的时候留下钞票。叁百块不多不少,刚好够买一个月不失眠。”
深夜的候车室
我见过那个湖南女人。她在凌晨两点的候车室等去武汉的大巴,手里攥着屏幕碎了的手机。老陈蹲在旁边给她泡方便面,火腿肠仔细切成四段。“安陆这地方啊,”她突然对我说,“像一盒受潮的火柴。”她付了叁百块,说这是规矩。老陈后来用这些钱买了条红围巾,在初雪那天系在了旅馆前台的椅子上。
街角修鞋的张师傅也收过这样的叁百块。有个温州女人在他摊子前哭了整下午,他默默修好她断了跟的高跟鞋。女人临走时塞给他叁百,他推脱不过,转头买了叁十双棉袜送给流浪汉。这大概就是安陆附近300块钱的爱情,不圆满,但足够真实。
现在这条红围巾还挂在老陈的摩托车上,随风飘着像道伤痕。他载着我在解放路绕圈,说每个巷口都藏着故事。粮油店老板娘收到过夹在米袋里的叁百块,洗衣房老板的抽屉里永远放着叁张崭新的百元钞票——那是给突然离开的人准备的体面。
我数过,在安陆,这样叁百块的故事至少有十七个。幼儿园老师收到家长偷偷塞的感谢费,转手给孩子买了新绘本;送水工把客户多给的叁百块压在小区门卫的搪瓷杯下。这些安陆叁百元的感情故事,薄得像秋天第一片梧桐叶,却能让收到的人暖和整个冬天。
饺子馆的夜晚
最让我触动的是饺子馆的老杨。凌晨叁点,他会给晚归的出租车司机煮白菜猪肉馅饺子,收摊时把当天赚的零钱理得整整齐齐。有次醉酒的客人多付了叁百,他追出去两条街还钱,回来时冻得直哆嗦。“在安陆,”他搓着手说,“叁百块能买五十盘饺子,够温暖五十个深夜回家的人。”
老陈的摩托车停在护城河边,我们看着对岸的灯火倒映在水中。他说那个湖南女人后来寄来过明信片,背面写着在安陆附近300块钱的爱情里,她找回了哭的勇气。明信片被他压在玻璃板下,旁边是张崭新的叁百块钱——他始终没去银行兑换,仿佛在等待某个迷路的故事回来相认。
暮色渐浓时,我看见粮油店老板娘在数零钱,修鞋摊前坐着新的客人,饺子馆的蒸汽模糊了半条街。这些散落在安陆叁百元的感情故事,像老城墙砖缝里的青苔,不起眼却顽强地绿着。或许每个人心里都藏着叁张百元钞票,等待某个时刻,递给那个需要温暖的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