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300一晚同城约茶,莱芜同城300约茶推荐
最近在莱芜的朋友圈里,总能看到“莱芜300一晚同城约茶”这样的信息飘过。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个标题时,我也愣了一下——这说的到底是茶馆住宿套餐,还是别的什么?
上周碰见住莱芜老城区的表姐,聊起这事儿她直摆手。“我们小区对面新开了家茶宿,打的就是这个招牌。”她边说边翻手机给我看照片,“其实就是茶叶主题的民宿,付300块能住一晚,还送两壶本地炒青。”
这价格到底值不值
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我特意去转了转。那家店就在红石公园附近,门面挺素净。老板娘是个四十来岁的大姐,说话带着沂蒙口音:“咱这儿就是给外地茶商准备的,白天谈生意,晚上品茶看夜景。”她翻开价目表给我看——单喝茶人均50,住店确实300含早茶。
说来也是,现在不少商务人士就喜欢这种清净地方。比起商务酒店千篇一律的标间,在这儿能边喝茶边谈事,倒是省了跑茶馆的时间。不过要我说啊,这莱芜同城300约茶推荐的信息,还真得擦亮眼睛分辨。
记得前阵子有个做茶叶生意的朋友吐槽,他在别处遇到过打着“约茶”幌子的套路。进门先收300押金,结果茶叶都是陈年旧货,房间也邋遢得不行。所以现在看到类似的莱芜300一晚同城约茶广告,我总会多问几句:具体包含哪些服务?茶叶是什么品类?能不能先参观再决定?
其实在莱芜这样的城市,茶文化本来就有深厚根基。凤城大街那几家老茶庄,开了都快二十年了。现在年轻人把传统茶文化和民宿结合,倒也算是个新思路。只是定价要合理,服务要透明,别让好事变了味。
这两天路过嬴牟西大街,发现又开了两家类似的茶宿。其中一家还在试营业,老板是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我们明码标价。”他指着墙上的公示牌说得实在,“300块包含住宿和叁次茶歇,用的都是当季新茶。”
这让我想起去年在南方旅游时,见过类似的茶旅融合项目。人家把采茶、制茶、品茶都做成体验套餐,虽然价格稍高些,但客人反而觉得值。咱们莱芜的雪野湖周边其实特别适合发展这种业态,既能推广茶文化,又能带动旅游。
要是正经做生意的店家,不妨把服务内容写得更清楚些。比如是不是真材实料的莱芜特产茶?房间设施到底什么样?有没有隐性消费?把这些都说在明处,大家选择时也能更放心。
现在天气转凉,正是喝暖茶的好时节。找个周末约叁五好友,在茶香里聊聊天确实惬意。只是提醒大家,无论选择哪家,都要提前确认细节。毕竟这叁百块钱花出去,总得要个明白踏实。
转眼入秋了,听说很多店家都在准备应季的桂花茶。或许下次可以找个时间,去体验下这些新开的茶宿。要是遇到不错的,再和大家细细分享。毕竟在莱芜这样的小城,能有个舒心喝茶说话的地方,确实是件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