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私人工作室品茶,华阴私人茶室品茗体验
华阴这座小城,总带着几分让人琢磨不透的韵味。那天朋友神神秘秘地说要带我去个特别的地方,车子拐进老城区的一条巷子,青石板路被雨水洗得发亮,空气里飘着若有若无的茶香。
木门吱呀一声打开,穿棉麻褂子的老师傅正坐在茶海前,手法轻柔地烫着杯子。他抬头看见我们,眼角笑出细密的皱纹:“来得正好,水刚沸。”
茶香里的慢时光
工作室不大,原木架子上摆着各式茶罐,墙上挂着毛笔写的茶诗。最妙的是那个小院子,竹帘半卷,能看见几竿青竹在风里摇曳。老师傅说这是他祖父留下的老宅,改造成茶室后,反而让老房子有了新生命。
他泡茶时总是不紧不慢的,先让我们闻干茶香,再注水醒茶。热水冲进盖碗的刹那,兰花香猛地窜起来,又在空气里慢慢散开,成了若有若无的甜。“这是本地的华顶云雾,”他边说边分茶,“得慢着点喝,急不得。”
我捧着那只温润的白瓷杯,忽然觉得时间在这里变慢了。窗外偶尔传来邻居的说话声,自行车铃铛声,都像是从很远的地方飘来的。
一泡茶里的讲究
第二泡他换了把紫砂壶,手法明显不同了。水流拉得细细的,沿着壶边慢慢绕圈。“茶是有脾气的,”他像是自言自语,“你得顺着它来。”果然,这泡茶汤更醇厚,舌尖能尝出蜜糖般的回甘。
朋友凑过来小声说,这位老师傅年轻时走遍各大茶山,现在宁愿守着这方小天地。问他为什么,他笑着指指茶海:“好茶不在山上,在喝茶的人心里。”
那天我们尝了叁种茶,从清冽到醇厚,像听了首起承转合的古曲。离开时暮色渐浓,老师傅送我们到门口,顺手在院角的陶缸里舀水浇花。这个寻常动作,突然让我明白了什么是“茶生活”。
后来我又去过几次,有时带新朋友,有时独自一人。坐在相同的位置,看阳光透过竹帘在茶海上画出斑驳的影子。茶还是那样的茶,但每次喝出不同的滋味,大概就像老师傅说的——喝茶喝的不仅是茶,是当下的自己。
如今城里新开了不少装修时髦的茶空间,可我总惦记着那条老巷子。也许真正让人留恋的,不只是那杯茶的味道,更是整个空间里流淌的从容。老师傅最近在教个小徒弟,叮嘱的第一句话仍是:“心静了,茶就好了。”这话听着简单,做起来却要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