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会车站附近小巷子玩耍的地方,周边小街游玩去处
四会车站旁的小巷子
那天下午路过四会车站,突然想起朋友提过站台后头藏着几条老巷子。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就顺着锈迹斑斑的指示牌往巷口走。刚踏进石板路,车轮摩擦轨道的噪音突然像被什么东西吸走了似的,头顶只剩下晾衣绳上飘动的衬衫影子。
巷子比想象中更有生活气息。杂货店老板娘坐在竹椅上打毛线,收音机里放着二十年前的粤语金曲。往里走几步,有个大叔正在修理旧自行车,零件铺了满地。最让我惊喜的是巷子中段有家糖水铺,木招牌被晒褪了色,但芝麻糊的香气隔老远就能闻到。
这些四会车站附近小巷子玩耍的地方,说不上是什么景点,却藏着很多意外的乐趣。转角可能遇见窝在纸箱里打盹的橘猫,斑驳的墙面上还留着跳房子游戏的粉笔印。住在叁楼的老伯在窗台养了十几盆兰花,垂落的花枝几乎要扫到行人肩膀。
转角遇到旧书店
走着走着,在巷子分岔口看见一家旧书店。店面很窄,两侧书堆得快要碰到天花板。老板是个戴老花镜的爷爷,正用牛皮纸给旧书包书皮。我好奇地问这些书的来历,他扶了扶眼镜说,有些是附近居民搬家的,有些是以前车站员工留下的。
翻书时发现不少扉页写着赠言,有1978年的工程手册,1985年的小说选,还有本铁路时刻表里夹着褪色的站台票。老板看我感兴趣,笑着指指书架深处:“那里还有更老的,要不要看看?”这种偶然的发现,让周边小街游玩去处变得像寻宝游戏。
在手机地图上,这些巷子可能只是空白地带。但实际走着走着,会发现每条巷子都有独特的气味——刚出炉的烧饼香,老陈皮的味道,甚至阳光晒在青苔上的清新气息。几个小孩追逐着跑过身边,塑料凉鞋踩在水洼里啪嗒作响,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在巷子里疯跑的。
巷尾的意外收获
快到巷尾时,听见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凑近看是个手工银匠铺,老师傅正用镊子调整银镯的造型。他见我站在门口,招呼说可以定做任何想要的款式。工作台上摆着各种工具,墙边木盒里装满打好的银饰,每件都贴着不同的名字。
老师傅说很多旅客会在这里定制纪念品,把四会的回忆铸进银器里。他拿起个完成一半的吊坠给我看,图案是车站的穹顶轮廓。“这是昨天有个姑娘要的,她说每次出差回来,看到车站就知道到家了。”
天色渐晚时,我在巷子口的粥铺吃了碗及第粥。老板娘往我碗里多加了些猪肝,说看我在巷子里转悠半天肯定饿了。热粥下肚的满足感,和那些精心打理的景点完全不同。这些看似普通的四会车站附近小巷子玩耍的地方,反而让人更真切地触摸到这座城市的温度。
离开时华灯初上,巷子里的灯笼一盏接一盏亮起来。车站的广播声隐约传来,而巷子依然保持着它自己的节奏。或许明天这些巷子又会有新的故事——可能谁家阳台上多了盆花,可能糖水铺推出了新口味,可能又有人在这里找到童年记忆里的玻璃弹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