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小粉灯一条街,白城霓虹小巷夜景

发布时间:2025-11-03 07:36:00 来源:原创内容

白城小粉灯一条街的夜晚来得特别早。刚过傍晚六点,那些暖融融的粉色光晕就从沿街店铺里漫出来,把整条巷子染得像梦一样。我站在巷口犹豫了一会儿——到底该先往左走还是往右走呢?这条被大家称作白城小粉灯一条街的地方,其实本名叫光明巷,不过现在连本地人都快忘了这个正经名字了。

巷子不宽,刚好容得下两辆电动车错身而过。两旁是有些年头的叁层小楼,阳台上晾着衬衫牛仔裤,偶尔还能看见几盆蔫了吧唧的绿萝。但最惹眼的还是那些招牌:粉色的尝贰顿灯管弯成“理发”“美容”的字样,有的店门口挂着串珠门帘,风一吹就叮叮当当地响。不是那种刺眼的艳粉,而是带着橘调的暖粉,看得人心里软软的。

巷子里的烟火气

我往巷子深处溜达,闻到一股烤红薯的甜香。是个大爷推着铁皮车在巷子中间摆摊,炉子里炭火正旺。“来一个?”他掀开棉被,热汽呼地扑到冷空气里,结成白雾。我捧着烫手的红薯继续往前走,听见旁边理发店里传来吹风机的嗡嗡声,还有个大姐边烫头边和老板娘唠家常,说女儿今年考研又差了几分。

再往前有个旧书摊,老板正收拾着准备收工。我蹲下来翻了翻,大多是过期的杂志和泛黄的武侠小说。最底下压着本九十年的白城旅游指南,书页里夹着张褪色的彩色照片——居然是二十年前的白城霓虹小巷夜景。那时候巷子还没这么多粉灯,倒是挂满了霓虹招牌,蓝色绿色的灯管拼成“卡拉翱碍”“录像厅”的字样。老板看我感兴趣,咧嘴一笑:“这儿以前可是年轻人最爱逛的地方。”

我突然想起邻居张奶奶说过,她年轻时经常来这儿约会。那时候霓虹灯才刚时兴,整条街亮得像银河落在地上。她说现在这些粉粉嫩嫩的灯光,倒是比从前温柔多了。

巷尾有家小吃店生意特别好,塑料桌椅都摆到路中央了。我要了碗馄饨坐下,看见对面五金店老板正慢悠悠地拉卷帘门。铁门哗啦啦地响,惊醒了趴在旁边打盹的橘猫。它伸了个懒腰,换个姿势继续睡。这场景平常得让人心安——原来白城小粉灯一条街不光是给游客看的风景,更是扎在生活里的根。

灯影里的故事

馄饨店老板边收拾碗筷边和我搭话:“你是来看粉灯的?”我点点头,他得意地说:“整条街就数我家门口这个灯最圆润。”确实,他家招牌是个完美的椭圆,像挂在半空的粉色月亮。他说这是特意找老师傅定做的,现在都没人会这种手艺了。

正聊着,几个年轻人举着手机从旁边经过,镜头对准那些闪烁的灯牌。“这个滤镜好看!”女孩兴奋地比着剪刀手。他们可能明天就会把照片发到社交媒体上,配上“白城霓虹小巷夜景打卡”的文字。但我想,这条街最动人的不是那些灯光,而是灯光下依然过着寻常日子的人们。

路灯忽然齐刷刷亮了,给粉色的巷子镀上层淡金。我看见二楼窗户里有人影在炒菜,油烟从排风扇里袅袅飘出;听见阁楼上传来练琴声,磕磕巴巴的《致爱丽丝》;文具店门口,母亲正给女儿扎辫子,小姑娘踮脚去够转动的粉色风车。这些细碎的日常,比任何灯光都温暖。

离开时我又回头望了眼巷口。暮色渐浓,那些粉色光点连成一片,像是给整条街盖了层薄纱。或许再过些年,这些灯会换成别的颜色,巷子又会有了新名字。但此刻的白城小粉灯一条街,就这样安安静静地亮着,陪伴着每个从它身边经过的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