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初中生一小时50元约小孩,初中生50元一小时辅导小孩
最近在我们小区业主群里,有个消息传得挺火:邯郸初中生一小时50元约小孩。乍一看这标题,我还以为是什么社会新闻,仔细一问才明白,原来是几个初中生自发组织起来,利用课余时间给低年级的孩子辅导功课,每小时收费50块钱。
说真的,刚听说这事儿的时候,我心里直犯嘀咕。现在的中学生都这么拼了吗?周末不都是抱着手机打游戏,怎么还有人想着挣钱了?带着这份好奇,我特意去了解了一下。
这事儿是怎么开始的
原来是我们小区有个张阿姨,她家孩子上五年级,数学老是跟不上。正好对门住着个初叁的学霸,有天在电梯里聊起来,学霸就说可以帮忙辅导。本来张阿姨觉得不好意思,非要给报酬,推来推去最后定了50块一小时。没想到这么一来二去,在小区里传开了,现在已经有五六个初中生加入了这个小队伍。
我跟其中一个小老师聊过,他是个初二的学生,戴着眼镜,说话条理特别清楚。“其实最开始就是帮邻居个忙,”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后来发现好多叔叔阿姨都有这个需求。我们也就是把自己学过的东西再讲一遍,能帮到小朋友,自己还能赚点零花钱,挺划算的。”
这话说得实在。现在请个大学生家教,怎么也得一百多一小时,相比之下,初中生50元一小时辅导小孩确实性价比很高。而且这些小老师刚经历过小升初,对小学那点知识门儿清,教起来特别有针对性。
家长们的看法
我在小区广场上遇到几个正在聊这事的家长。李姐家孩子正在接受这种辅导,她说:“比培训班强多了!培训班一个老师对十几个学生,哪像现在一对一。而且这些初中生特别懂现在孩子在想什么,我儿子就服他们管。”
不过也有家长担心,毕竟都是孩子教孩子,能行吗?王叔叔就持保守态度:“学习这个事还是得专业老师来,初中生自己还是个孩子呢。”
但有意思的是,我了解到这些初中生还挺有办法。他们会提前备课,互相交流教学经验,有时候还会几个小伙伴一起,用游戏的方式给小朋友上课。有个初一的女生告诉我,她给二年级的小朋友讲古诗词,会编成小故事,还配上图画,小朋友特别喜欢。
说实话,这种初中生50元一小时辅导小孩的模式,倒让我想起我们小时候的“小老师”制度。那时候班里学习好的同学帮着辅导学习跟不上的,只不过现在多了些报酬。
有个细节让我印象很深:这些初中生会把自己第一次挣到的50块钱拍下来发朋友圈,配上文字“人生第一桶金”。那种自豪感,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
当然啦,这种模式也不是完美无缺。有个妈妈就提到,她家孩子之前找了个小老师,结果两个人玩得太嗨,学习效果打了折扣。后来换了一个更严格的初中生,情况就好多了。所以说,找到合适的小老师也挺重要的。
我在想啊,这件事最让人欣慰的,是看到了现在孩子们的创造力和责任感。他们不是只会读书考试,而是懂得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实际价值。这种社会实践,可能比书本上的知识更宝贵。
夜幕降临的时候,我经常在小区里看到这样的场景:几个初中生背着书包,急匆匆地赶往下一家。而被辅导的小朋友呢,早就趴在书桌前等着了。这一幕,倒成了我们小区一道特别的风景。
或许,这种邯郸初中生一小时50元约小孩的现象,不只是简单的补习行为。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当下教育中的某种可能性——在学习与生活之间,在付出与回报之间,孩子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找到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