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去酒店房间对暗号,广水赴宾馆客房接头语
那通神秘电话
手机在桌上震动第叁下时,我正盯着窗外的雨发呆。屏幕上显示的是个陌生号码,区号0712——广水的区号。接起来,对面是个低沉的男声:“明天下午叁点,瑞丰酒店307房间,带一包黄鹤楼香烟。”
我还没来得及问他是谁,电话就挂断了。手里还握着半杯微凉的茶,心里却翻江倒海。这通电话来得太突然,像电影里的情节。广水这个地方我并不陌生,但酒店房间、黄鹤楼香烟,这些词组合在一起,透着说不出的古怪。
当晚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要不要去?万一是恶作剧呢?可那个声音太严肃,不像开玩笑。我甚至查了查瑞丰酒店,确实在广水市区,叁星级,看起来挺正规。最后心一横,决定还是走一趟——这年头,谁还没点好奇心呢?
酒店里的暗号对接
第二天下午两点五十,我站在瑞丰酒店叁楼走廊。地毯吸走了脚步声,走廊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在307房门前犹豫了足足一分钟,才抬手敲门。
开门的是个穿灰色夹克的中年人,个子不高,眼神很锐利。他没说话,只是看着我。我这才想起关键环节,赶紧从兜里掏出那包黄鹤楼香烟。他接过去,拆开包装,从里面抽出一张折迭的小纸条。
“进来吧。”他终于开口,侧身让出通道。原来那包烟本身就是暗号,香烟盒里的纸条才是真正的通行证。这个广水去酒店房间对暗号的安排,比我想象的还要周密。
房间是普通的标间,但茶几上摆着几部手机,窗帘拉得严严实实。他给我倒了杯水,语气缓和不少:“别紧张,就是个简单的物品转交。现在骗子多,不得不谨慎。”
原来他是替朋友来取一份重要文件,朋友只告诉他会有个拿黄鹤楼香烟的人来送货。这种广水赴宾馆客房接头语的方式,虽然老派,但确实安全。我们聊了十分钟,确认彼此身份后,我把文件交给他,他给了我一个厚厚的信封。
临走时他送我到门口,突然笑了:“现在很少有人用这种老方法了。不过有时候,最原始的办法最可靠。”
回程的路上,我在想这个问题。在这个微信、钉钉秒回信息的时代,为什么还有人选择用暗号接头?也许正因为科技太发达,所有通话记录、位置信息都可能被追踪,而这种原始的、不留痕迹的方式,反而成了最安全的选择。
广水这个小城,或许正是保留了这种传统的处事智慧。不张扬,不留下电子痕迹,一切都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完成。这种广水赴宾馆客房接头语的模式,看似落后,实则暗含深意。
雨又开始下了,车窗上的雨刷规律地摆动。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谍战片,那些在咖啡馆、公园长凳上对暗号的情节,没想到会在今天,在广水的一个普通酒店房间里重演。生活果然比剧本更精彩。
手机又响了,这次是朋友的电话。他问我事情办得怎么样,我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街景,只回了一句:“挺顺利的,改天见面聊。”有些经历,确实不适合在电话里细说。毕竟,经历过广水去酒店房间对暗号这种事之后,人会变得谨慎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