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少年家教辅导一小时50元
这两天,我在小区公告栏上看到一个挺显眼的帖子:“建德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巧的是,下面紧挨着另一个内容差不多的:“少年家教辅导一小时50元”。两张纸条并排贴着,像一对双胞胎,让我忍不住停下脚步多看了两眼。
我盯着这两行字琢磨了一会儿。现在的小孩,真是不一样了。我像他们这么大的时候,周末要么在操场上疯跑,要么被爸妈关在家里写作业。可现在的孩子,已经开始当起小老师,靠自己的知识赚取零花钱了。
这让我想起邻居家那个叫小雨的男孩。他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今年刚上初二,数学特别好。上学期期末,他帮同班同学补课,结果那个同学的数学成绩从及格线边缘提到了八十多分。这事一下子在家长群里传开了,好几个阿姨都来问小雨妈妈,能不能请小雨帮忙带带自家孩子。
说实话,一开始小雨妈妈还挺犹豫的,担心影响孩子学习。但小雨自己倒挺想试试,他说给别人讲题的时候,自己反而把知识点理解得更透彻了。而且,用自己赚的钱买喜欢的书和文具,那种感觉特别棒。
能力的证明与价值的认可
“建德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这个价格,说实话不算便宜。但仔细想想,这背后其实是家长对孩子们能力的认可。愿意掏出这个价钱,说明他们相信这些少年家教真能帮上忙。
我认识的一个家长就说,她更愿意找这些高年级的学生给孩子补课。为啥呢?因为这些小老师刚经历过同样的考试,用的是一样的教材,解题思路和学校老师教的完全同步。而且他们和补课的孩子年龄相近,沟通起来没障碍,小孩子反而更愿意听。
不过话说回来,当家教也没想象中那么容易。小雨就跟我吐槽过,第一次给人上课前,他紧张得前一晚都没睡好。怎么把题目讲明白?怎么让对方听懂?这些都是学问。他特意去网上查了很多教学方法,还把自己以前的错题本都翻了出来。
这种经历,对孩子们来说其实是种很好的锻炼。不仅仅是赚点零花钱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他们得学会怎么和人沟通,怎么负责任,怎么把一件事情做好。
当然,凡事都得把握好度。孩子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如果因为当家教耽误了自己的功课,那就本末倒置了。小雨就挺会安排时间的,他只接周末的两个小时,而且一定是在完成自己作业之后。
说到这里,我突然觉得,“建德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和“少年家教辅导一小时50元”这两个看似简单的标题,背后其实藏着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它不仅是孩子们勤工俭学的方式,更是他们接触社会、锻炼能力的一个窗口。
看着这些渐渐长大的孩子,我在想,也许我们该给他们更多这样的机会。在保证学习的前提下,让他们尝试着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价值,去理解责任的含义。这样的经历,说不定比多考几分还要宝贵。
下次再看到这样的广告,我可能会换个角度看待了。这不再仅仅是对于补课或者零花钱的事,而是对于成长,对于孩子们如何一步步走向独立的故事。每个孩子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舞台,而有时候,这个舞台可能就从家教这么简单的事情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