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州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晋州站后街的小胡同

发布时间:2025-11-03 10:02:20 来源:原创内容

站在晋州火车站的出口,我总习惯性地朝右边望去。那儿有排低矮的红砖房,房后藏着条窄窄的巷道,本地人都管它叫“站后街”。其实说是个胡同更贴切,两旁的屋檐都快挨到一块儿了。

午后四点的光景,阳光斜斜地切进巷口,把青石板照得发亮。我刚往里走了几步,就听见叮叮当当的声响。是修车摊的老赵在敲打自行车轱辘。他那摊子占不了多大地方,工具却摆得满满当当。“这巷子窄是窄了点,可啥都有。”老赵用袖子抹了把汗,“我在这儿二十年,连只野猫从哪儿钻进来都清楚。”

再往里走,空气忽然湿润起来。原来是墙角的水龙头没关紧,水滴答滴答地落在青苔上。几位老太太坐在马扎上择菜,她们说这水龙头是公用的,从她嫁过来那天就在了。“现在家家通了自来水,可还是有人爱来这儿洗菜。”穿蓝布衫的老人笑着说,“就图个热闹。”

巷子中段有家裁缝铺,王师傅正在熨烫一件衬衫。蒸汽氤氲中,他头也不抬:“慢走啊,衬衫明天就能好。”他的铺子小得转不开身,可墙上挂满了改好的衣服。最显眼的位置挂着面锦旗,红底黄字写着“巧手裁缝”。

快到巷尾时,我闻到了熟悉的芝麻香。是那家开了叁十多年的烧饼铺,炉火正旺。李师傅把面团甩得啪啪响:“我这手艺啊,还是当年跟火车站食堂的老师傅学的。”他说这条晋州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眼看着要拆迁,可他的烧饼炉子还得继续烧下去。

巷子里的家常味

傍晚时分,各家开始做晚饭。炒菜的滋啦声,孩子的笑闹声,电视里的新闻声,把这些老房子填得满满当当。二楼的窗户突然推开,系着围裙的女人探出身:“小斌!回家吃饭了!”声音在巷子里回荡着,惊起了电线上的麻雀。

我站在那家烧饼铺前,看李师傅熟练地撒芝麻。他说起以前火车站职工都爱来他这儿买烧饼:“那会儿下夜班的,揣两个热烧饼,顺着这条晋州站后街的小胡同往家走,心里头踏实。”

天色渐渐暗了,巷子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来。不是那种明亮的路灯,而是从窗户里透出的、暖暖的灯光。修车摊收工了,老赵正把工具一件件收进铁皮箱。裁缝铺的王师傅拉下半边卷帘门,屋里还传出缝纫机转动的声音。

我转身往回走,又经过那个滴水的水龙头。夜班的女工正蹲在那儿洗工具,水花溅在石板上。她抬头笑了笑:“这龙头老了,关不紧,倒方便了我们这些人。”

走出巷口时,火车站的大钟正好敲响七下。回头望去,晋州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已经隐没在夜色里,只有那些温暖的灯光,还在诉说着寻常日子的故事。或许明天再来,还能遇见更多藏在砖缝里的趣事。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