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附近还有哪些可逛的地方
最近和朋友聊天,突然被问到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海口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说真的,这话一下子把我拉回了学生时代。那时候我们经常溜达过去,就为了买一杯五块钱的奶茶,或者吃份热乎乎的炒粉。现在被突然一问,倒让我有点恍惚——那条充满烟火气的小街,现在变成什么样了呢?
带着这份好奇,我决定故地重游。从学院正门绕到后街,远远就看见熟悉的招牌还亮着灯。虽然有些店铺换了主人,但那条窄窄的街道依然热闹。卖清补凉的大姐还在老位置,只是摊子比以前干净了不少。“阿姨,您在这儿摆了多久啦?”我边掏钱边问。“十多年咯,”她利落地往碗里加着配料,“看着你们这些学生一届届毕业呢。”
那些让人惦记的老味道
走在石板路上,能闻到各种食物香气混在一起。拐角那家炸炸摊前围着几个女生,正在争论要不要加辣。这种本地小吃做法简单,就是把各种食材放进油锅炸熟,再刷上特制酱料。但就是这份简单,成了很多人学生时代最惦记的味道。老板认出我是老顾客,多送了两串豆腐:“现在后街管理更规范了,我们这些老摊子都办了执照。”
再往深处走,发现确实变化不小。原来坑洼的水泥路铺成了青石板,路边还加了长椅。有意思的是,虽然装修升级了,但价格没涨太多。新开的糖水铺老板是毕业没几年的学姐:“我们就是想念这里的氛围,所以回来开店。现在游客多了,但主要还是做学生生意。”
说到海口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这个问题,我觉得关键要看你想玩什么。要是想找高档餐厅或网红打卡点,这里可能不太合适。但要是想感受真实的海口市井生活,尝地道小吃,那绝对值得来。特别是傍晚时分,路灯刚亮起来那会儿,整条街都飘着食物的香气,特别有生活气息。
遇到个带着孩子的妈妈,她说以前就在这里读书:“特意带孩子来感受我上学常来的地方。”小女孩正津津有味地吃着芒果蘸辣椒盐,这种本地吃法让不少外地人惊讶,却是老海口最熟悉的零嘴。
在巷尾发现了个有趣的现象——好几家小店都在卖手工帆布包,上面印着“女子学院后街”的字样。老板娘边缝边介绍:“很多毕业生回来都要买,说是留个纪念。”这倒是个新变化,以前的纪念品可没这么精致。
夜幕完全降下来时,后街反而更热闹了。下班的白领、散步的居民都聚了过来,烧烤摊开始冒起炊烟。我坐在清补凉摊前,听着周围各种聊天声——有讨论功课的,有吐槽工作的,还有像我们这样纯粹来怀旧的。这种鲜活的氛围,确实和商场里的美食街很不一样。
要说这附近还有哪些可逛的地方,其实后街本身就像个迷宫,主巷两旁延伸出好多小岔路。往东走能通向一个老社区,那里藏着几家开了二十多年的老爸茶店。往西穿过菜市场,会发现卖传统糕点的小铺子,阿婆还在用竹编的蒸笼做椰丝粑。
这天临走前,我又买了杯奶茶。味道和记忆中不太一样了,可能因为现在用料更好。但坐在路边塑料凳上喝奶茶的感觉,恍然间还是十年前的样子。看着身边来来往往的年轻人,忽然觉得这条街最珍贵的地方,不在于某家店某样吃的,而在于它始终保持着那种让人放松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