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女子学院后街喝茶,学院后街茶饮小聚

发布时间:2025-11-03 04:36:08 来源:原创内容

满洲里的秋天来得特别早,刚过九月,学院后街的枫树就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黄。下午四点半的光景,阳光斜斜地洒在石板路上,把整条街镀成了暖色调。我推开“拾光茶舍”那扇熟悉的木门,风铃叮当作响,老板娘抬起头朝我笑了笑:“老位置?”

靠窗的卡座还空着,这是我和小言大学时代最爱坐的位置。毕业叁年,每次回满洲里,我总会来这里坐坐。木桌上那道我们当年不小心烫出的印记还在,像是时光留下的书签。

茶香里的旧时光

点了一壶正山小种,茶香袅袅升起。记得大二那年冬天,我和小言就是在这个位置上复习备考。她把笔记摊了满桌,我则捧着热茶暖手。窗外飘着细雪,店里循环着轻音乐,我们偶尔抬头对视一笑,又继续埋头苦读。那时候的满洲里女子学院后街喝茶,是我们忙碌学业里最奢侈的放松。

“还记得你们总爱点我做的茉莉花茶冻。”老板娘端来茶点时随口说道。是啊,那些年我们尝遍了菜单上所有的茶饮,从春天的明前龙井到冬天的姜母茶,这家小店见证了太多我们的喜怒哀乐。

茶舍的格局这些年几乎没变,只是多了几盆绿植,墙上多了些顾客留下的照片。我注意到我们毕业那年拍的合影还在原处——四个女孩挤在卡座里,举着茶杯笑得没心没肺。现在她们散落在不同的城市,但每次视频聊天,总会说起哪天再回这里聚聚。

后街的新变化

抿了一口茶,望向窗外。对面的书店改成了文创店,但旁边那家卖俄式点心的老店还在。几个穿着校服的女生说说笑笑地走过,手里捧着刚买的奶茶,让我想起当年下课后的我们。学院后街茶饮小聚从来不只是为了喝东西,更像是某种仪式,让我们从紧张的课业中暂时抽离。

老板娘闲下来时,会坐在柜台后面绣十字绣。她说女儿考上大学去了南方,现在守着茶店,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倒也不觉得寂寞。“有些毕业了的学生偶尔会回来,像你一样。”她说话时手上的针线不停,“前几天还有个姑娘,说是专门从北京回来,就为了喝杯我们家的奶茶。”

夕阳渐渐西沉,茶舍里的灯光暖融融的。新来的客人大多是附近的学生,有的在讨论小组作业,有的在安静地看书。这种氛围很奇妙,既热闹又安宁,仿佛时间在这里流动得特别缓慢。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小言发来的消息:“在后街喝茶?”我拍了一张茶杯的照片发过去,她立刻回复:“真想念那里的红枣桂圆茶啊。”我们约好下个月她回满洲里时,一定要再来这里坐坐。

暮色渐浓,我起身结账。推开茶舍的门,秋夜的凉意扑面而来。回头望了一眼暖黄色的灯光,突然明白为什么这么多年都忘不了这个地方。满洲里女子学院后街喝茶,喝的不仅是茶,更是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是青春里最柔软的记忆。而那些对于学院后街茶饮小聚的约定,就像茶香一样,在岁月里愈陈愈香。

推荐文章